从容一曲《广陵散》名传千古稽叔夜

来仪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9日讯】稽康就要被处死了,临刑前,他泰然自若,对着学生和围观的民众,要来古琴,弹了一曲《广陵散》。曲终,说道:“过去袁孝尼多次要学,都被我拒绝。《广陵散》从今以后成绝响矣!”这《广陵散》乃中国音乐史上十大名曲之一。当时,有三千太学生上书,请求以稽康为师,朝廷拒绝。据称,稽康被杀后不久,擅权朝廷的杀人者司马昭也后悔了。

这就是历史上最优美、最从容赴死的故事,它发生在公元262年,稽康时年39岁。

稽康,是魏晋时期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当时有许多人倾慕他。欣赏他的人称他:稽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涛曰:“稽叔夜(稽康字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人们用“玉山”比喻稽康的风姿。后来“玉山”喻指风姿俊美的男子。用“玉山自倒、玉山倾倒”等形容男子酒醉后醉态。李白《襄阳歌》诗:“清风朗月不用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成语中的“兴高采烈”的出处也与稽康有关,刘勰《文心雕龙》: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嵇康因钟会进谗言于司马昭而被杀。钟会是当时有名的公子,因才能出众颇得朝廷赏识。一直也想结交名士嵇康,有一次钟邀约了一伙当时积极入世的所谓能人才士,突然造访嵇康,生性孤傲不群的嵇康,正在大树下设炉打铁,旁若无人,挥槌不止,一句话也没有说,钟会悻然而去。临走时,嵇康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到是反应很快,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一问一答成了文坛名句。

从此也埋下了钟会的嫉恨,上书司马昭:“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市,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时值司马昭正为自己擅权朝廷为正义人士不耻,或嵇康一类的名士的不合作而恼羞成怒,杀了嵇康正合其意。

所以“司马昭也后悔了”,实际上悔在他的妒嫉与残忍,竟使嵇康更加清名远播,嵇康的风骨成为中国文人推崇的精神,从容赴死成为一种境界。

可见精神不死,代代相传,大大超越了皮囊,且更具生命力。其实人能在生死面前一无所惧,已是超越了人的肉体了,称之为神的状态,而精神不朽,正说明了所谓精神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与表现形式。否则他何以在我们生活的空间能持久地延续、表现?虽然我们的眼睛看不见,手也摸不着,却能实实在在感受到、体会到,那实则是生命的升华,一种更高级的物质,一种更高级的生命存在状态。

这里不妨还举一个有名的例子,曹操形象难看,自己也认为是形貌猥琐,不能在远方国家来访的使者面前显示威仪,就让当时最具堂堂仪表的崔琰装扮成魏王曹操,他自己则握着刀立在坐榻旁边。这就是为人代笔作文章之典故“捉刀”之来历。接见完毕,曹操派探子去问使者:“你看魏王如何?”使者回答说:“魏王那雅正的仪容风度非同寻常,但坐在旁边持刀的人物,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可见主宰人的不是简单的外形而是人的“神”。也并非是思想,因为曹操连一句话也没讲。为什么叫“精神”,人皆有神,“精神”即神之精华也。人无神,则称为“行尸走肉”;无德,则称为“禽兽”,人亡,非真如灯灭,其“神”则离其皮囊,入六道轮回。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卢怀慎握着宋璟和卢从愿两个人的手说:“你们两个人一定会当官治理国家,皇帝寻求人才和治理国家的策略很急迫。但是统治的时间长了,皇帝身边的大臣就会有所懈怠,这时就会有小人乘机接近讨好皇帝,你们两个人一定要记住。”
  • 公元502年阴历4月,萧衍被禅让即皇帝位,称梁武帝,国号梁,建元天监。他即位之初,根据儒家的道理治理国家,励精图治。梁武帝提倡尊儒崇佛。
  • 宣宗在皇宫内殿对左右的人说:“当初商汤王以六事自责,以身代牺牲,为民求雨感动上天普降甘露,旱灾消失。我今天身为天下百姓之主,非常惭愧远远没有商汤的大德,而雨涝之灾如此严重,老百姓会怎样评价我呢?”
  •  周瑜始终力挺少主孙权,朝“南面称霸”的目标奋勇前行,而在国家面临曹操数十万大军的存亡之际,周瑜力排众议,一力承担对抗超级霸主曹操大军的重责大任。
  • 眼见周瑜治军冷静严谨,拿捏两国分寸,进退之间,丝毫不差,刘备内心大为惊叹,深感敬佩。
  • 在朝廷众臣面前,周瑜不疾不徐地分析胜败关键。话毕,随即自荐:只需三万精兵,就足以抵抗曹军。 周瑜的一席话,令众人精神大振。当下,孙权心意遂定,正式拍板连蜀抗曹。刘备与孙权顺利结盟,决定共同携手打一场以寡击众的世纪之战。
  • 鲁肃立即动身亲赴荆州与刘备联络。相传他骑上一匹白马,沿着长江西奔。白马驮着主人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铁蹄都磨破了。
  •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前,解下身上的印绶交给二弟孙权说:“率领江东将士,与天下争战,你不如我;但是,举贤任能,使人才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就不如你了!”孙策逝世,十九岁的孙权继位为吴侯。
  • 一直以来,周瑜似乎对于功名没有太大兴趣,好像更乐于待在叔叔周尚身边打杂,仿佛唯一需要做的正事就是帮助孙策征战江东。
  • 那年,少年周瑜特意前往寿春造访孙策。两位少年英雄一见如故,原来,周瑜与孙策同年,周瑜生日只比孙策小一个月,第一次见面,两人就相谈融洽,意气相投,结下奇妙的缘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