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7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谦香港一日电)今天下午预料将有超过十万人参加由香港民主派发起的反对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游行。香港一些报章呼吁游行市民冷静,不要影响香港的稳定。
新报今天发表社论表示,“游行虽云是反对二十三条立法,但参加者各有怀抱,有人要‘倒董(建华)’,有人怨高官不济,其实经济搞不好导致市民不满才是最大原因。今天的游行,各国的传媒都会报导,示威的片段会在各地的电视机上出现,如果有人不克制,害的是整个社会,有骚动发生,旅游和资金自然不会来,香港要从SARS后复苏就有困难。”
经济日报的社论指出,“在廿三条立法上,许多市民认同要确保国家安全,并不反对立法,但担心条文有漏洞,或会损害市民自由及香港根基,希望能妥善修改。港府应听取民情,就市民疑虑作详细解释,化解市民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可惜,政府却选择硬上马,给市民政府漠视民意之感。”
明报发表社论指出,“回归后,香港从英国统治过度至港人治港,但行政长官并非由港人普选产生,认受性先天不足”;后天水失调。从否决独立调查 SARS,到仓卒推动23条立法,都反映特区政府高层判断和市民的期望严重脱节;政府民主因而屡跌新低,港人被迫上街游行宣示不满,这个情景是回归初期难以相像的。”
但社论指出,香港的前景依然是审慎乐观的。原因之一,是香港经济只要加速转型,让大珠江三角洲经济体系形成,香港将可从中得益。它说,“我们已站在这个划时代变化的门槛前,却因为站得太近,看不见门后的风光。”在政治上,新一代中国大陆领导人比较开放,对香港的理解和包容应该比以往强;香港人崇尚自由和自主,敢于对权贵和错误说不,今天的游行是最佳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