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6月9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九日电)美国政府在九一一事件后强化食品安全管制,其中涉及进口食品管理的相关政策将在今年底生效,中国大陆对美国的农产品及食品出口因而将广受冲击,出口风险加大。
北京市场报报导,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正在拟订一项新食品管制措施规定:外国食品相关企业必须在FDA注册登记,进口食品在运抵美国前必须向FDA通报,未登记或通报的食品及饲料,将在入境口岸遭到扣留。
报导指出,注册登记只是这项政策的第一步,今后美方将按登记信息进行检查,搜寻食品安全隐患。新政策将对中国大陆食品及农产品出口造成重大冲击,长期影响难以估计。
FDA规定的食品范围,是所有向美国出口、供人群和动物消费的食品,登记企业范围则包括所有从事生产、加工、包装、储藏的生产及贸易企业,包括直接对美出口、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及向对美国出口企业提供货源的生产企业。
由于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二00二年中国大陆对美国出口农产品十六亿三千万美元,占全部农产品出口的百分之九左右,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第四大市场,其中直接食用的食品十四亿多美元、五百多个品种,直接出口企业三千多家。以福建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辖区为例,受影响的出口品将涉及罐头、水产品、蘑菇干片、芦笋、蛋制品、冻菜、茶叶、糖果、粮食制品、饮料等许多方面。如果再加上加工、包装等行业,受打击企业更多。
据指出,这项政策在短期内所造成的直接影响至少有两个方面︰
一是增加出口成本,使中国大陆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削弱。该措施涉及食品的原料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所有环节,所有环节的费用都将因此增加,势必导致成本攀升,价格竞争力削弱。
二是货物出口时间拖长,品质保障风险增加。由于新措施实施范围广,而中国大陆的检验检疫能力相对不足,将导致货物流通时间加长,影响出口食品品质。
报导说,近年来中国大陆食品及农产品出口阻力大增,美国推出新的食品安全管制措施,欧盟及日本等都将起而效法,全球食品安全标准势必提高,中国大陆食品贸易成本将因此大增,风险也将加大。
中国大陆农产品生产分散、食品企业规模小,产业链之间的配套协调也不够,生产水准短时间内很难跟上FDA的标准。报导称,中国大陆的相关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这项政策所带来的贸易风险,及早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