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6月30日讯】原《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胡绩伟先生在去年自费出版了一套自选集《新闻卷》,共三册,大约一百万字。胡绩伟早年参加共产革命,从事新闻工作长达五十年。在体制内担任过不少重要职务,在大陆新闻出版界拥有广泛的关系,可是他这本自选集在国内却找不到一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也不能公开地上市出售。原因当然是在政治方面,因为胡绩伟被当局视为自由化代表人物,是因为文集中有若干篇文章触犯了当局的禁忌。这件事本身就是极大的讽剌,它说明中共当局对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压制是何等的严厉,也反映出当局是何等的外强中干。然而这也正好证明了这套书独特的价值。
在没有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国家里,如果一个文化人、新闻人一辈子也没有写过一篇出格范禁的文章,临到生命的最后的阶段还不能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那不是太可悲了吗?胡绩伟的自选集要自费出版,这是作者的光荣,胡绩伟说他信奉“民为邦本”,“主权在民”,“人民高于一切”。但是胡绩伟又是共产党党员,长期从事党报的编辑工作,具有党报报人的身份。正象作者自己所概括的那样,党性和人民性成了他一身所有矛盾冲突的根源。
通过对文化革命的反思,胡绩伟抛弃了过去当党的驯服工具的愚蠢的观念,鲜明地提出党报的人民性高于党性,强调在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胡绩伟立志要办一张人民喜爱的报纸。应该说在《人民日报》五十多年的历史上,以胡绩伟组织这段工作期间,也就是从四人帮跨台到1983年这段期间,相对来说是办得比较好的。当然要真正做到把人民性放在第一位,必须要实行新闻自由,晚年的胡绩伟也意识到这一点。
胡绩伟的自选集里还收录了一些回忆性的叙述文章,其中回忆邓拓、胡耀邦和王若水的文章很让人感动。在一篇纪念周恩来九十诞辰的文章里 (写在1989年1月),胡绩伟对共产党进行深入的分析批判。他指出共产党有三大弊病。作者告诉我们,在早先中共党内还有一些民主,持不同意见的少数派只要遵守讨论自由,行动一致的原则,只要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他们就还可以在上层继续活动。例如当初毛泽东就是少数派,但是他并没有被开除党籍,而且还保留了若干重要职务。在长征的路上,毛泽东还可以同几位领导同志热烈交换意见,扩大自己的影响,并没有给扣上非组织活动的罪名,这样毛泽东才能够从少数变成多数,才能够使自己的路线取代原来王明的路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共产党也好,整个中共的一党专制的政治体制也好,他们的问题首先就是一个言论自由的问题,争取言论自由是克服体制弊端的根本。
胡绩伟自选集的另外一点也特别值得我们的尊重,那就是作者的自我反省的精神。他给共产党当了几十年的驯服工具,直到晚年才开始醒悟,作者说自己是”老时醒,醒时老”,醒时已白发盖头,临到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年轻的一代或许不难超越胡绩伟的思想,但是那不应该影响我们对这位老人的尊重,因为他这种曲折漫长的觉醒过程,值得我们去认真理解和思考,其中所必需的道义和勇气也值也得我们学习。
(自由亚洲电台)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