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男女之别

徐沛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1日讯】

在我情窦初开,不得已诉诸笔端时,发现大学里卖的地下刊物上印有现代诗歌,于是买来作上课时的私下读物,遗憾的是它们和那些让我昏昏欲睡的教材一样难懂,让我无法借鉴,但从此知道它们叫“朦胧诗”。到德国后有机会膂识了他们的作者,几位“异议”名人。跟其中之一同行时,我提起“文革”,他说他们那时把收获的金圆财宝等都如数上缴了所以他们没有“打砸抢”,就是说这位诗人和他的诗一样“朦胧”,他对“文革”压根儿没作任何反思。而另一位朦胧诗人则对我说,你们女人就知道写真情实感。当时我忙着躲避他口中吐出的臭烟,所以无暇也无心与他辩论。但我想他们大概是在独裁专政下先是不能,然后是不愿写心里话,所以练出了做文字游戏的特技而我动笔的初衷是为了表情达意,与人交流,让别人明白我的心思,我只想达到认识自己、世界和上帝的人生目的。或许这跟我是女人有关系

  我不仅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也是唯一的只吃软不吃硬,只服理不服力,不能违背自己意愿行事的孩子。为此我小时没少挨打。我大哥对我的评语是,刀子嘴豆腐心。我虽本性难移,但学会了惹不起,躲得起。上大学时,辅导员找我谈话,说红花还要绿叶扶,让我跟同学打成一片,我则觉得我不是红花,不要绿叶,既跟同学无话可说,就应该各走各的路,为什么要虚情假意?大四时,被派去长江三峡随游轮实习,我却擅自在武汉带着两个一谈如故的德国散客离船而去。我领着两个新知东游西转,数天后才自个游回重庆。系里大事化小,让我写份检讨,我还顽抗,结果是位老于世故的朋友怕我被开除,代劳替我写了份检讨了事。在德国发表博士论文时,有个前言,以写对导师等的感谢之词,大都千篇一律。我反感套话,于是冲着我的专题《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诗歌中的女人形象》,大谈我96年回乡看还有“三寸金莲”的外婆的感想,而没突出感谢。导师看后找碴,我据理力争,他无话可说,便称,如我不循规蹈矩,他就不签名,我则宁可不发表这部专著也不屈从。后来是满腹基督情怀的老教授向我低了头。当我坐在波鸿市(BOCHUM)博物馆的讲坛上发现他白发苍苍的头颅向他致意表示问候时,全场响起了掌声,听众们肯定把我当成了尊师的模范。这位说我前生前世的母语肯定是德文的导师让我获益不浅,但他对我的赏识和厚待,不能让我放弃说真心话的人权。

  2001年因梦想当只海龟回东土延年益寿,所以回国寻找栖身之地。我也是走哪儿都眼尖嘴快,真话直说,对家人如此,对很多年没有联系的高中同学也好,首次照面的大学党委书记,报社总编辑也罢,我有什么说什么,开心痛快。有人拿出别的女人的成名作以资鼓励,我就表示人各有命,我虽自作多情,但却少“性”趣,不能与她们竞争,我回国是图清静,而非名利。不幸的是东土的气像面貌让我敏感的身心不适。在我准备第三次远走高飞时,有缘见识法轮功的神奇。在我的追根究底下有两位老人把他们为了袪病而从无神论者转变为法轮功修炼者的亲身经历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并希望我这个作家声张正义。回到德国后我才得以悉心拜读《转法轮》。这是一本天书,讲的都是神话,我看后大开眼界并决定以身试法。经过亲身实践和调查研究,我有了现身说法的资格。

  我独处德语世界,靠电话和一报一刊与中国朋友保持联系,他们多为文友。这时我才发现我和男人们的又一区别。

  过去我想当然的以为中国文人都求道向佛信神避妖,因为从李白到杜甫,从吴承恩到蒲松龄统统如此。岂知我大错特错!人各有志,这也无可非议。令我不解的是,其中的一位主编居然拒发我讲“真善忍”的文章。更没想到的还在后面,我的《病从口入》在一位责任编辑的支援下终于发表了。在那期杂志上我看到一篇浅谈孔孟之道之古为今用的短文,于是要来电话号码,想向这位懂孔孟之道的长辈表示敬意。我们三言两语就达成共识:法轮功是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在此机会结识了他的也舞文弄墨的儿子。与这位同辈一席长谈的结果是听说《病从口入》让他写下一封驳斥我和法轮功的公开信。我请他发来一阅。他在德国的职业我不清楚,只知这位不绣钢老鼠的校友是中文系的毕业生,有资格嘲笑我的中文水平。我从17岁起就主要使用外文,我无能写出唐诗般的美文,唯求能老老实实地记下自己的人生之路和人生体悟,以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读完他的新作后,我告诉他在我这个信神女和无神论者之间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外,我还发现他自称的“无政府主义”等于没有道德底线。当一个美女在洒满阳光的公园里惨遭流氓强暴的时候,他的态度岂止是“谁让那美女出头露面?”对此我还能说什么呢?连他爸爸都无能为力,更何况我这个陌生女人。我想起一个典故:爱与僧道来往的苏东坡曾嘲笑一位打坐的高僧像堆牛屎。高僧笑曰,在我眼里你像尊佛。苏东坡得意地回家讲给苏小妹听,岂知苏小妹一语道破,高僧心中有佛所以见你如佛,而你心想的却是牛屎。

  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征服了世界各地亿万人的心,他们中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男女均有,有目不识丁没出过远门的农妇,也有我这个博览群书见过世面的女人,虽然在中国他们为此受到残酷迫害,甚至失去生命。这本来就是神迹,而不是神化!仅凭一本书,三个字和五套动作就能让上亿人摆脱病魔,道德回升,还不是神力的体现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芦﹔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荆蛮而引瓯粤。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都督闫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宇文新都之懿范……。”
  • 195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存在主义 (existentialism)作家阿尔拔.卡缪(Albert Camus 1913-1960)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生长在一个极度穷困家庭。大学时期,他对运动及剧场发生莫大的兴趣,但可借染上肺结核而被迫辍学。读者可以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找到对贪穷、社会运动、生命本质等的思索和困惑。
  • 张巡带兵军纪严明,陈琳檄文文笔俊美。
  •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过去三四千年间,其下游决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滥大改道共26次,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为此,历朝历代政府都要派官员治理黄河。有清一代,出了几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为成功之一的当属道光年间的河道总督栗毓美,清史稿是这样评价他的:“实心实力,卓为当时河臣之冠,不独砖工创法为可纪也。”
  • 历史上的北伐战争,既有晋代祖逖中流击楫的豪放意气,也有蜀相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尽瘁,更少不了岳飞北上抗金、收拾旧山河的壮怀激烈。正因为这些千古流传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赋予锐意进取、统一国家的意义。
  • 梁国边亭的人暗中帮楚人灌瓜而使两国友好,曾参耕耘误斩瓜根而被父亲杖打。
  • 汉武帝在位时,版图辽阔,国力强大,对横行于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采用汉高祖时代的和亲政策,而是对匈奴发动一波波的大规模反击。在对匈奴长达几十年的征战中,卫青、霍去病、李广三人,是抗匈奴名将,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战功最大者。
  • 康熙年间,大阿哥允禔曾掌管养心殿营造事务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进殿拜见,并与康熙皇帝闲谈。
  • 外驱金虏,内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飞以忠义许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平定杨么的洞庭湖之战,可说是岳飞军事生涯中一部惊人的杰作。
  • 信陵君待人宽厚,因其礼贤下士,士人争相奔赴其门下。他养士高达三千多人。图为赵佶《宋徽宗文会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王钦若是个外貌瘦弱的宰相,党进是个肚子里没什么谋略的将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