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人大闭幕讲话定稿 交锋内幕

标签: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7日讯】胡锦涛在人大闭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受到了普遍好评。但就是这篇讲稿,在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的三天内占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讨论了三次,经历了分歧上交锋、表决后才得以通过,真可谓一波三折。

*胡锦涛在人大闭幕式讲话受到好评

三月十八日,胡锦涛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在国内、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据官方内部消息报道:“社会各界指。讲话。有诚意、有新意、没教条、少客套,是党风改革的第一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百姓等着这一天”、“诚心诚意地接受全国人民的监督,必须有具体措施、法律保障,否则又是一张没有日期的期票”、“人民就看本届党、政府能不能拿出些实际行动来履行职责”、“胡主席,人民盼望执政党、政府改革要先行与时俱进”

据知,胡锦涛讲话后,在三月十八、十九日的两天,收到来自各界、个人好评、支持的电、函达三千五百多件(封)其中有鼓励、期待,也有指出对江泽民个人的颂扬是“过了头”“违心”的,等等。

*胡讲话稿起草经过

胡锦涛讲话稿是“胡办”(胡锦涛办公室)、“中办”(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根据胡锦涛的三点指示撰写的:向全国人民表达本届国家干部要努力做到四条(要做到发扬民主、依法办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本届在本世纪的任务和国际关系,加以阐述;讲稿要简明,不要空话、高调。

初稿完成,由胡锦涛亲自修改后,提交政治局常委讨论,送人大党组审阅。

在政治局常委讨论时遭到攻击

三月十五日,胡锦涛讲话稿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时,遭到江家班人马的攻击。有人发难,提出:江泽民同志担任国家主席十年,应予以高度评价,突出江泽民发展、提升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云云。

会上,罗干、吴官正对这一说法进行了反驳:不应过分突出个人。突出个人不符合党的政治生活,不符合党的科学求实精神。

*罗干吴官正反驳江家班

罗干、吴官正指出,党的十六大已对江泽民同志十三年的工作做了评价。要注意党内、社会上的反应。过分突出个人,是造神,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是与时背道而驰。

罗干更驳斥对方说:过分颂扬个人,究竟符合党内政治生活的哪一条?再说,颂扬江泽民同志任总书记的十三年、任国家主席的十年,那第七届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政绩能淡化吗?小平同志在九十年代初,在国家、改革、军队建设上的指导作用呢?

最后,胡锦涛做了和稀泥的和事佬,说:本人同意讲稿要体现沿着十六大既定方向、路线,体现上届领导所作的贡献和伟绩。

*三月十六日再次讨论

三月十六日,政治局常委再次讨论胡锦涛讲话稿。会上,黄菊、李长舂发难,提出:讲话稿的基调、提法,要和十六大工作报告、朱熔基政府工作报告一致,不能有大的变动,变动会造成很被动,并指出了讲话稿中的七、八处“问题”。他们提出:要把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丢掉老祖宗,要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相提并列;现在、将来,都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立国原则;忠于祖国是每一个公民的守则,但对干部、对党员,是不够的,还必须忠于党;讲稿中对江泽民的颂扬,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由衷尊敬”,应改为“衷心爱戴”(按:“衷心爱戴”这一提法,在中共领导人健在时,除毛泽东外,尚无人获
得如此赞誉)

中央书记处对胡讲稿也发了难,提出十二点“建议”,其中搬出“党的基本路线不能搁置”云云。第三稿时,胡锦涛在力捧江泽民这一点上,又做了妥协;但对其他观点、立场则坚持不动。

*对讲稿是否修改进行表决

三月十七日,政治局常委对胡讲话稿进行了第三次讨论,对胡锦涛即将于三月十八日在人大闭幕式上的讲话稿是否再进行修改,进行表决。

表决结果:胡锦涛、温家宝、吴邦国、吴官正、罗干,赞成不用修改;贾庆林、李长春弃权;曾庆红、黄菊坚持要再修改,并节外生枝地提出要将胡讲话稿再交政治局讨论、通过。

吴官正、罗干反对再交政治局讨论,鉴于讲话槁不是推出一项政策或方针,根据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程序的原则,由政治局常委会就能决定。

就这样,胡锦涛在人大闭幕式上的讲话稿,经过一波三折,终于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获得通过。

*只是开始

堂堂的国家元首,当选后向全国人民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在中国大陆,由于中共执行的“党领导一切、主导一切”的政治体制,所以国家主席的就职演说稿,还要经过党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通过。单就这一点,已充分暴露了中共现行政治体制的弊端。就是这一弊端,中共的政治体制也非改革不可。

江泽民所以要把他的“上海帮”、“江家班”人马硬塞进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就是为了他们能以多数,控制政治局常委会,给胡锦涛、温家宝、罗干掣肘,造成阻力。

现在,江泽民的政治意图显现了。他们就是要使力图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胡锦涛,每动”步,都会感到举步维艰,这就是他们要达到的目的。

从这次胡锦涛在人大闭幕式上的演说稿,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讨论了三次,经历了分歧、交锋、表决后才得以通过的事实,清楚地看出,中共高层新班子的权力斗争,还只是个开始呢。

2003年4月争鸣杂志(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胡锦涛与布什电话交谈 吁美与北韩对话
胡平:胡锦涛的位子能坐多久?
大山:上海帮征服中国的代价
林和立:江胡当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