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中奖号码 - App Store

【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 贺知章

梅松鹤
font print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14日讯】贺知章(公元 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二十首。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十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诗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深情厚意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1]。

公元695年,贺知章进士及第,后来官至秘书监。在大约公元706年前后,他与包括张若虚、包融在内的一批江南来京的文人相好,以“文词俊秀,名闻上京”[2]。

天宝元年(公元742)时,李白与道士吴筠一起在剡中隐居。吴筠奉皇上诏书进京,李白也因吴筠举荐而一同前往,后来被授予“翰林供奉”。其间他们拜访了贺知章。李白把自己写的一些诗文给贺知章看。读了李白的《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含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贺知章赞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读了李白的名篇《蜀道难》后,贺知章禁不住扬起眉毛对李白说道:“公非人世人,岂非太白星精耶!”读过了李白的诗文后,贺知章感叹地说道,“子,谪仙人也。”(你是从天上贬谪下来的神仙啊。)[3]

贺知章是修道的人,修的是“真”,不能说假话。而且他当时官居高位,诗文也很有名,他不至于、也用不着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李白如此夸奖甚至赞叹。从后来人们对李白及其诗歌的研究所得结论来看,贺知章确实是一个具有“超感”能力的非凡的人。因此他和李白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而从李白这边来说,知音难得,能够在自己成名之前,一眼就看出自己超群出众诗才的人中,贺知章还是第一个。

他和李白都极其喜欢喝酒,都是有名的“酒仙”。大诗人杜甫的著名诗篇《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就说的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说他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样。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常人哪怕喝得烂醉如泥,冷水一喷也就醒过来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过来,所以够得上头号“酒仙”。这杜甫也真会说话,难怪后来名气很大。

贺知章没有留下足够多的诗文,让人知道他修炼的细节。但从他留下的七首祭神乐章可以看得出来,他不但是个虔诚而严肃的修炼者,而且对修炼理论的钻研也是很深入的[1]。而他最终弃官归隐并且正式成为道士,则是他多年修炼、道心精坚的明证。

贺知章在86岁时得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已经完全不醒人事了。但后来死里逃生,又回过来了,并且上表奏明皇上,请求恩准他回乡当道士。唐明皇准许了他的请求,并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赠出来作为道观,还特地赐名“千秋”。又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让百官为之饯行。这还不算,唐明皇又亲自写诗为他送行。诗的序言中说:“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赋诗赠行。”唐明皇在诗中写道:“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大概是意犹未尽,又写了第二首:“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竹录),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2]

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看淡红尘、转而入道是一件极平常的事。但象贺知章这样由皇帝亲自出面召集百官为之饯行,并且还写诗相赠、以壮行色,就很不一般了。实际上,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千古奇观。

贺知章回乡后的情况史载不详,甚至他什么时候去世也不知道。其实,他去没去世也没有人知道。听说一个人在某时某地死了,结果许多年后又有人看到他,并且与之交谈,甚至留下诗文,这种例子在历史上还不只一个两个。

注释:
[1] 《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二;
[2] 《唐诗纪事》卷第十七,“贺知章”;
[3] 《唐诗纪事》卷第十八,“李白”。

(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维是盛唐诗坛上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后代研究王维的学者亦称其为"诗佛"。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化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 大纪元2月23日讯】(中央社记者张声肇纽约二十二日专电)美国桂冠诗人科林斯(BillyCollins)说他想不出哪一首反战诗,让美国人听得进去;只有经历过国土沦丧或暴君统治的国家的诗人,才写得出一流的战争诗歌。科林斯接受纽约时报杂志(TheNewYorkTimesMagazine)访问时表示,如果要他向布希总统或钱尼副总统推介一首关于战争的现代诗,他会推介诺贝尔奖得主辛波丝卡(WislawaSzymborska)的“终与始”(TheEndandtheBeginning)。这首诗的开头是这样:
  • 孟浩然(公元 689─740),是盛唐时期与王维齐名的大诗人。他与王维合称“王孟”,是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大多以写隐逸和田园生活而著称,其清淡、自然的诗风在唐诗中独树一帜
  • 贫穷二字,历史悠久,说来话长。云山道人《平鬼传》中这样为穷鬼画像:"头戴一顶愁帽,身披一件破蓑衣,手里拿着一块麻糁,心广却是体瘦,瘦得只落了一张皮,包着一把穷骨头"。这个穷鬼,纠缠、折磨着一代又一代人类,令人又害怕又厌恶,于是就有了正月晦日送穷的习俗。唐代诗人姚合有《晦日送穷》诗:"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扬雄曾写《逐贫赋》,韩愈写过《送穷文》。可惜这个穷鬼是个无赖,常常逐不掉送不走,才大如扬雄韩愈,也只好自我解嘲,与穷鬼为伍。
  • 这封签名信的一大特色,便是要求签名者使用真名,且具中国公民身份。尽管如此,来自全国各省各界的签名仍然踊跃。到目前为止,已知签名者中有科学家、作家、记者、编辑、诗人、教授、教师、在校博士生、硕士生、大学生、高中生、企业家、商人、在职军官、基层政协委员、国家公务员、工人、农民、失业者、离休干部,……等等。许多人不仅认真填写本属可供选择的“职业”、“地址”、“邮编”栏,而且有相当大的一个比例的签名者,都填上了准确的个人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准确的工作单位、就读学校,乃至个人身份证号码等等,以示自己对这份公开信的签名承担完全的责任。这一点,在近十多年来有如此规模的国内民间自发请愿活动中实属罕见
  •  有人形容女性的乳房是催发诗人灵感的金钟,是唤起人类情爱的银铃。更有一些古代的士大夫对于女性的乳房也及尽笔墨的描述。青春的萌动和青春的觉醒是从这个开始的,对于这一点也没有谁会提出疑问,而真正让人们感到吃惊的是现代人已经不在把女性的这一性特性用什么“隐约兰胸,菽椒初匀,凝脂暗香,盈盈紫药,乍擘莲房......两连巫峰最断肠”来形容了。而是用最直接的方式,用现代的医疗手段,为其美容。这样作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把女性自身美的东西,给了一个随心所欲的改造,把女性的这一美、这一性征表现发挥到极至的状态。
  • 宋代以前,古书中常有名人逸士修道得道的记载,如王维、孟浩然、白居易、许宣平等等都好道,许宣平更位列神仙。唐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张志和则是又一位载入仙传的名隐。
  • 1986年《书与画》杂志社举办全国以诗征画比赛,题目是唐诗“已凉天气未寒时”。唐末代诗人韩(hong)翎(ling)(公元842-914?年)以写香奁(lian)诗著名,他的感时述怀之作,在唐末诗坛上颇具光彩。
  • 屈原(公元前约340-前278年),战国时楚国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和爱国主义者。楚怀王时任左徒和三闾(lv)大夫,他主张联齐抗秦,遭到靳(jin)尚等人诬陷,被放逐(──就是“下放”),作长篇抒情诗《离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