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2月20日讯】春天的火炎山下,黄色的油菜花正开得灿烂,阳光一照射,衬得多红土的火炎山竟仿佛燃烧起来一般。这也是火炎山得名的由来,它也是湾台苗栗县三义乡与苑里镇的分界。由于有了这座天然的阻隔,也因此过去台湾苗栗山海地区的交易往来,都必须翻越火炎山。
循古道登顶 西海岸尽收眼底
火炎山主峰高度约海拔六百公尺,南隔大安溪和台中县的后里乡遥遥相望,是台湾西部沿海红土台地中的一段。根据调查,火炎山是经过剧烈造山运动之后,从大安溪河床隆起,因此岩层是在厚厚的砾石层间夹着薄层砂岩,十分脆弱。
由于风化、侵蚀作用不断,望上去山峰棱角锐利,而无水的深谷溪床却满布卵石。从苑里的社苓坑开始走,香茅拓垦古道一开始就有些坡度,加上土石松软,走起来有些费力。不过沿途还可以发现先民利用砾石堆成驳崁,在坡地上种植香茅、番薯等作物的遗迹。
目前这里是林务局的林班地,穿过一大片人造油桐林后,往右方有一座突出岭,因为坡度险陡,当地昵称“跌死猴”。不过站在“跌死猴”不到半坪大的端点,整个大安溪冲积扇平原、铁砧山尽收眼底,天气晴朗的时候,还可远眺台湾海峡,视野十分开阔。
林相复杂 动物生态丰富
再往前走,由马尾松林形成的百松坡,就是火炎山的沟脊棱线。火炎山拥有台湾地区面积较大的原生马尾松林,而且生长在峭壁上的松树,还会不断因为土质松软而随着砾石崩落,形成一种动态演替平衡,相当特殊。
过了百松坡一路往东下坡,经过三义垃圾掩埋场到伯公坑,全长约七公里。
除了马尾松,火炎山还有数量颇多的相思树、枫香、乌臼、大头茶等阔叶林和多种蕨类植物。由于阔叶林植物种类复杂,也造成这个区域的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除有数量众多的台湾猕猴,红嘴黑鹎、绿绣眼、小弯嘴、山红头等也很常见。在台湾高度开发的低海拔地区里,火炎山毋宁是一座难得的生态教室。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