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2月7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八日综合报导)美国总统布什为保护国内受困产业被迫祭出贸易保护措施的压力并未有立即减缓的迹象,特别是布什明年将寻求连任,加上美国制造工人失业问题持续。因此,不少分析师认为,由于中国与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中国大陆将成为美国贸易主义的下个首要目标。
中、美贸易问题预料将是中国总理温家宝与布什总统周二会谈的重点,温家宝7日已抵达纽约,展开总理上任后首度访美行程,他将在周二与布什总统会晤。
不过,专家指出,布什仓促提前取消钢铁关税,意味着美国在掀起未来贸易战争将更加审慎。
至于钢铁关税,专家指出,布什旨在履行2000年矢言保护本国产业的竞选承诺,尽管美国钢铁关税无法通过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挑战是不争的事实,布什仍宣布课征进口钢铁关税。
贸易分析师同时指出,布什将钢铁关税送交国会立法审议,而获得更大的授权协商新的贸易协议,其中包括建立涵盖一个半球的自由贸易区。
布什诉诸特定保护主义同时,另一方面则矢言拥护自由贸易,为达到此一目的,他选择采取与前几任总统相同的策略,一方面赢得国会通过自由贸易,另外则采取适度的手段以保护本国产业。
华府智库卡托研究所 (Cato Institute)贸易经济学家Brink Lendsey指出,“在自由贸易整个历史演变中,特定贸易保护充斥其中。”
在美国钢铁关税案中,美国各类生产商,例如佛州的柑农以至加州的核果生产商均暴露在欧洲惩罚性关税危机中。
布什一名高级幕僚指出,就美国整体经济而言,国外贸易报复规模不足为道,白宫幕僚长Andrew Card在接受福斯周日新闻 (Fox News Sunday)专访解释布什取消钢铁关税决定时同时指出,“这项决定考虑到钢铁产业在历经组织重整后,全球竞争力大幅提升。”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则紧抓着这次布什提前取消钢铁关税机会抨击这是布什经济政策摇摆的另一明证。
由于类似的抨击不断,加上布什在制造就业方面建树不多,分析师相信美国政府至少在明年11月总统大选前在贸易问题上仍将采取强硬态度。
美国政府上周五宣布,尽管11月整体失业率滑落至5.9%,制造业仍饱尝连续40个月失业之苦。
在过去三年来,美国有280个制造工人失业,相当每六人中即有一人失业,由于海外制造工厂占有劳工成本相对低廉优势,美国制造工人将永久失业疑惧因此升高。
美国政府虽强调经济终将反弹复苏,但也设法透过贸易政策,竭尽所能的带动就业成长。
多数分析师相信,中国将成为美国贸易主义的下个首要目标,去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达到1030亿美元,今年将高达1200亿美元以上,创下美国与任一贸易伙伴贸易逆差最高记录。
美国政府上月宣布对中国特定纺品进口设限,并威胁将对中国彩电课征反倾销关税,其他争议还包括中国家俱,以及中国限制美国大豆销售等。另外,布什与财长史诺之前已强力游说中国领导人,要求放弃人民币紧钉美元汇制,美国制造商则指称,中国出口受惠于紧钉汇制而比美国产品享有40%的价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