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2月2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台北报导
小观念大突破,植发手术又见新发展,最新研究发现,在种植相同发量的情况下,只需要改变植发的方向,就能看起来更浓密,重点是价格不变。
今年十月在美国世界毛发重建大会上,澳洲整型外科医师玛丁妮可提出一项研究报告,发现改变植发方向,即可让外观浓密度增加,各国医师眼睛为之一亮。
与会的台安医院整型外科医师张衍炉表示,过去植发时均采纵向排列(矢状排列),与人体毛囊单位内毛发的生长方向恰恰相反,玛丁妮可研究指出,若改采近似于人体毛发生长形态的横向排列(冠状排列),尽管植入的毛囊密度不变,但长出来的头发浓密度却会明显增加。
为了证实这项理论,玛丁妮可针对九名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将半边头发采用传统方式种植,另外半边改采新植法,发现确实有显着差异,而这个观念最早是由一位美籍华裔的王姓医师在一九九六年提出,直到最近才逐渐受到重视。
事实上,回顾植发技术演进史,即不断朝模仿人体毛发生长形态的方向寻求突破,以求外观更趋自然、浓密,但进展确实稍嫌缓慢。
张衍炉表示,早期植发像“插秧种稻”,一次种一根或一丛,怎么植就是不自然,后来才猛然发现,原来人体毛发是一到四根群聚生长,即现今所谓的“毛囊单位”,植发后也较趋近自然状态。
而外观浓密与否也攸关植发者的满意度,一般人总以为种得多效果就好,但晚近研究发现,只要在单位面积植入四十%的头发,外观就趋于正常。万芳医院雷射美容中心主任蔡仁雨研究找出华人单位面积毛囊单位数量后,提出“定量毛囊单位”观念,强调事前精确的评估,将能以最经济的方式,达到最佳的效果。而这项新观念让治疗成效锦上添花。
张衍炉表示,调整植发方向的新观念,将可让自然度向前推进,同时不须额外增加成本,即可增加头皮的遮盖程度,头发造型将更不受限,可说是植发史上一项简单但意义重大的突破。(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