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医学院首创干细胞治疗冠心病

人气 21
标签:

【大纪元1月4日讯】(中央社记者卢健辉香港特稿)骨髓移植以往一般用于治疗血癌病人,但香港大学医学院近日成功研究全球首项利用病人自体骨髓内的干细胞移植到心脏,刺激新血管生长,令心肌回复血流。据称,欧、美一些国家也效法这种崭新做法。

心脏病发作是很难预期的不定时“炸弹”,对病患无时无刻构成威胁。根据统计,每年香港约有二万人因患上冠心病入院,需利用药物或接受传统的“搭桥”、“通波仔”等手术来扩张栓塞的血管。但其中百分之四病人,因年龄较大或已多次重复接受这些传统手术,以致血管情况较差,对他们来说这些传统手术已难见效。在缺乏治疗下,这些病人会出现心绞痛和气促等严重心衰竭征状,生命大受威胁。

有见及此,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自二零零一年一月开始进行上述新颖研究,将冠心病患者的干细胞移植到心肌,至今已有九名病人接受这种新手术,整体征状都有改善,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据称,港大医学院这项崭新成果已于三日刊登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刺胳针”(TheLancet)上;而澳洲、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已纷纷效法香港的做法。

港大内科学系心脏科主任刘柱柏近日在记者会上说明,这项新疗法主要是从末期冠心病患者自己体内抽取骨髓干细胞,再透过一条经脚部动脉直达心脏的导管,将干细胞注射到缺血的心脏肌肉部分。由于骨髓干细胞可转化成肌肉细胞和血管细胞,因此会刺激人体心脏血管增生,改善心脏血流情况。

  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副教授谢鸿发也说,他们早已掌握导管技术,获悉外国曾成功利用动物进行实验,将干细胞移植入缺血心肌的疗效,遂与医学院的血液及肿瘤科医生共同研究。其后他们掌握了分解及注射细胞技术,成功利用动物实验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末期冠心病患者。

  港大内科学系、血液及肿瘤科教授邝沃林表示,成熟干细胞在成年人的骨髓内最为丰富。他指出,手术过程是先从病人盆骨内抽取骨髓,在无菌实验室中提取干细胞,再进行纯度测试,取得纯净的骨髓干细胞后,透过一条插入体内的导管,注射到病人缺血的心肌,让其增生成为微血管,协助将血液输送到心肌。

  谢鸿发补充表示,新手术成本约八万港元,移植过程不需开刀,只是利用导管在心脏缺乏血流的肌肉上注射骨髓干细胞,手术过程约为两个小时。

据称,至今接受这项崭新治疗的病人接受干细胞移植后,所有干细胞都已成功转化为心脏肌肉细胞,增生新血管,且没有并发症,数日后便可以出院。

但这项手术也有不及之处,即患有骨髓疾病、癌症和肾衰竭的冠心病病人不适宜接受手术。

一直以来,心脏病是香港第二号杀手,其中又以冠心病的死亡率最高。港大研究采用的这项崭新技术,无异是心脏病患者一大喜讯。(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10款最美国化汽车 丰田Camry和4本田车上榜
想延长iPhone电池使用寿命?充电时设限
NASA发射火箭飞入极光 上演天空灯光秀
【重播】美司法部举办大型科企言论审查论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