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亚洲博彩公司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陈紫玲 整理编辑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1月29日讯】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位于台南豆村东北约五公里的佛光山腰,为唐代五台大刹之一。在敦煌莫高窟61窟的五台山图上,清晰地描绘着佛光寺,“榜曰‘大佛光之寺’。其位置在南台之外为后世朝山者所罕至,烟火冷落,寺极贫寒,因而得幸免重建之厄。”[1]

上图:佛光寺

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是唯一年代可考,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庙殿。“殿平面广七间,深四间。其柱之分配为内外两周。外檐柱上施双杪双下昂斗拱。 第二杪后尾即为内外柱间之明乳梁,为月梁形,其双层昂尾压于草乳梁之下。内柱之上施四杪斗拱,以承内槽之四椽明梁,梁亦为月梁。补间铺作,每间一朵,至为简单。各明梁之上施方格平暗。平暗之上另施草梁以承屋顶。平梁之上,以叉手相抵作人字形,以承屋脊,而不用后世通用之侏儒柱。”[2]


佛光寺大殿平面图

大殿建在低矮的砖台基上,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金厢斗底槽”。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柱身都是圆形直柱,仅上端略有卷杀。檐柱有侧脚及升起。阑额上无普拍枋。 大殿屋面坡度较平缓,举高约1/4.77。正脊及檐口都有升起曲线[3]。


佛光寺大殿内部

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3],都给人以雄健,腾空而跃的感觉。

除大殿本身全为精确木构外,殿内尚有唐代佛菩萨塑像几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拱眼壁上还留有唐代神仙壁画。东大殿为一代辉煌朝代仅存的几个建筑之一,却也表现出唐朝建筑雄伟恢宏的风格。

参考资料:

[1], [2]《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3]中国科普博览 http://www.kepu.com.cn/gb/

──转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