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与危机并存

媒体探讨中国经济潜在危机

标签:

【大纪元1月14日讯】(美国之音记者木风1月13日报导)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潜在危机。最近媒体刊登一些文章对这些潜在危机的发出警告。

*三大引擎将失去动力*

从章家敦发表《中国即将崩溃》一书之后,为中国经济唱衰的声调似乎被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声调盖过。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普遍疲软的情况下依然增长强劲,使“唱衰者”也不得不降低了嗓门。但是最近媒体发表的一些报导和文章指出,中国经济依然没有摆脱危机的阴影。

人们经常说,中国经济增长靠三大引擎:外资、出口、财政刺激。然而分析人士指出,世界经济如果在2003年不见起色,势必影响到中国出口的增长和外资的增加。最新的经济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更趋疲软,增长幅度可能不到百分之一。欧洲和亚洲多数国家也是业绩平平。世界银行估计,2002年,全球国民总产值增长幅度只有百分之一点七。由于中东战争和其它不确定因素,预计2003年经济增长前景也不乐观。

至于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财政刺激这一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一些报导和文章也认为,很难维持下去。《纽约时报》指出,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政府通过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上了不少大的项目,以期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增长。报导说,这种策略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风险依然很大。一是中央政府财政赤字大增,国有银行因为往那些政府项目中大量投资,过去存在的大量坏帐不仅没有减少,而且由于一些新项目的失败而进一步增加。

北京当局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开始加大财政刺激力度的。当时是为了减轻金融危机的冲击。《纽约时报》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经济学家的话说,中国的经济增长太依赖政府的投资。这种做法在金融危机时期是有作用的,但不应该继续下去,更不应该成为长远经济发展计划的一部分。

*增长可能也是一种灾难*

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张清溪教授最近发表文章指出,增长可能也是一种灾难。他说,中国政府的许多做法显示,经济增长是第一位的。张清溪教授指出,如果增长要以牺牲社会公平、环境安全、分配正义等社会目标才能实现,这种增长本身就会成为灾难。

【法新社】指出,除了农村以外,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也相当严重。在三亿两千万城市居民中有百分之六的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所谓极端贫困的标准是完全依靠政府的救济,每月生活费平均61元人民币,大约只有7﹒3美元。这些人在全国大约有1998万人。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农村地区的赤贫人口是3000万人。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据报美政府拟再驱逐一批委内瑞拉黑帮移民
梅拉尼娅祝美国人度过充满希望的复活节
AI处理器全靠美国台湾 中共将再被卡脖子
美财长任命副手为代理国税局局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