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川普关税重写国际秩序新规则

全球化将结束 川普政府官员常说“镇上来了新警长”

人气 852

【大纪元2025年04月07日讯】(大纪元专题部特约撰述横河新闻分析)4月2日,川普总统如期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施加10%关税,同时对大部分国家实施17%到49%不等的“对等关税”。

消息公布后,美国股市连续两天暴跌超10个百分点,国际反应两极化,有直接表示对美实行“零关税”的,有直接行报复性关税的,也有表示愿意和美国协商的。

美建国初期采取较高的关税政策

美国采取“对等关税”政策是否合理?先看一下美国的关税历史。

美国建国初期大约一个世纪,美国采取较高的关税政策,主要为了保护国内初创时期弱小的工业免受英国等欧洲已经工业化了的强国摧毁。

以1790年代的《汉密尔顿报告》和1816年的关税法案为代表,提高了主要针对制造业的进口商品税率。这一时期,关税不仅是保护性贸易壁垒,也是联邦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克服北部工业州支持高关税保护制造业,美国南部农业州则支持低关税以促进出口,并降低进口商品成本。

那一时期的代表是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关税推至历史高点,这引发了国际上的报复性关税,美国那几年的进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这也是反对关税者的理由,认为关税造成了大萧条。

但这可以说是果而不是因,因为美国贸易额的顶峰是1929年,最低谷是1932年,而大萧条开始于1929年10月底的股市崩盘,而《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到第二年6月才签署生效,虽说在1929年众议院通过后就有多国抗议,但真正的第一个关税报复是加拿大从1930年才开始的。

贸易额的减少是因大萧条而不一定是关税的结果。另外,关税对商品净输出国打击要大得多,当时美国是商品净输出国,而现在中国则是对美商品主要的输出国。

二战后,美国成为全球领导者,开始推动自由贸易以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并抗衡苏联。

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旨在通过多边谈判削减贸易壁垒,美国作为主要推动者,逐步将对等关税从战前的较高水平降至数个百分点。

冷战期间,美国利用低关税政策团结盟友,促进西方的经济一体化。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冷战以后。

这一时期的代表是1994年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1995年成立的世贸组织,美国进一步降低关税,换取市场准入和地缘政治优势。

同时,全球化趋势使美国企业受益于廉价进口原材料和消费品,这也推动了低关税政策的延续。

在这次宣布对等关税之前,美国对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率约为2%~3%,远低于历史水平,也低于许多国家。除了少数针对性关税外,例如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始于2018年贸易战),以及对特定产业(如钢铁、铝)的保护性措施。

欧盟对美国商品的平均关税约为3.5%,但在某些领域显着更高。例如,汽车关税10%,某些农产品关税更高达20%以上。

而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的关税仅为2.5%,对大多数工业品关税较低,甚至有大量商品享受零关税待遇。另外欧盟有20%的增值税,美国将其视为额外的贸易成本。而中国各种非关税成本就更高。

美国作为全球战后秩序领导者和保护者,付出的代价之一就是“单向低关税”。

欧洲和日本的复兴,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崛起,中国的经济发展,都依赖对美出口。美国推动的全球自由贸易和现代全球化几乎是完全同步的,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就是全球化最重要的基础。

美国从中也获益匪浅,但今天的美国已经承担不起向全世界输血了,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和欧盟,今天有什么理由拒绝合理的对等关税呢?

到2025年3月6日,美国的国债已达到约36万亿美元,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20%左右,按国际公认的金融准则,这绝对“不可持续”。

网上有一篇Axios的文章说,如果川普的关税是对的,你就必须相信川普的直觉好于过去半个世纪他的党,以及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广泛研究的经济学家的判断力。

这句话有两个错误,如果政客和经济学家是对的,美国国债不会到今天这样无法承担的程度,其次,半个世纪是个很长的过程,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不变,即使那些人过去是对的,也不代表今天也是对的。何况,川普的直觉绝大多数都已经证实是对的。

其实就是现在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谁上台都要改变。

一种休克性治疗

短期就是开源和节流,节流就是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开源就只能国内加税或对外加关税,川普选择了关税。

这也是一种休克性治疗,或是继续现行政策到经济崩盘的时候一起痛苦,或是现在试图挽救,也会有痛苦,甚至可能不成功,但试了总比什么都不做好,至少不会更糟。

正像政府效率部的工作,很多政府雇员失去了工作,他们的家庭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还有人被错误地解雇,如小肯尼迪说卫生部被解雇的人员中有20%是被错误裁掉的。

能避免错误当然很好,但这么大规模的变革,完全避免不可能,这是非做不可的事。

去全球化的特点之一就是抛弃全球性的协议,如世贸组织等,而采用双边谈判和协议,这正是川普正在做的。

各国采取的对策不同,实际上就是在未来国际秩序中选边站。

阿根廷、以色列、越南、台湾等国先后表示愿意或已经和美国进行零关税谈判,而印度、墨西哥、加拿大、日、韩和英国据报都有意向就降低关税甚至零关税做出努力和谈判。

白宫表示已经有五十多个国家和美国接触,进行关税谈判。相对居中的如澳洲、新西兰和新加坡,虽然没有打算零关税,但已经表示不会报复,另一边,欧盟倾向于对美实行报复性关税,但还处于内部协调和准备阶段,只有中共已经采取了报复性关税,4月10日生效,并对美国公司进行制裁。

目前,真正的盟友会比较倾向于减少关税以换取美国不增加关税,同时保持良好的盟友关系。

经济上对美依赖大的国家,如越南表示愿意大幅降低对美国商品的关税,而加拿大和墨西哥也表态若美国撤销关税,愿意相应调整。韩国和日本的汽车和电子产品对美国市场依赖较大,也可能采取类似措施。

对抗最严重的中共已经宣布对美国所有商品征收对等的54%关税。同时将11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海关总署暂停6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

中共商务部则声称,已在WTO起诉美加征关税。关于WTO起诉,美国不会在乎,WTO是全球化国际秩序的代表,川普的目标是去全球化,加征关税就是实际行动,推动双边谈判,还要WTO干什么?

“镇上来了新警长”

川普加关税,长远目标就是保护国内敏感产业和促进制造业回流,这两者不需要政治目的,针对最多的就是中共,因为中国是世界工厂,吸引制造业最多,美国指望中共让步最困难,中共的非关税壁垒也是最高的,本来减少的空间是很大的,结果非但不减还增加,中共明摆着就是要升级贸易战。

因为中共的制度就是这样设计的,改革开放的目的是维持中共政权的统治,提高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只是一个副产品,除要面子以外,中共会认为这是和美国对抗以致取代美国最好的机会。

一个也许不是巧合的事件是,全球化最具象征意义的达沃斯论坛,其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4月3日宣布将开始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的程序。虽然他去年就辞去了执行主席的位置,但这次彻底离场,也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全球化曾经是一场盛宴,是非功过自有历史评价,但终究没有不散的筵席。

川普政府官员常说的一句话是“镇上来了新警长”。二战结束以来的国际秩序将改变,规则将重写,无论世界是否喜欢。

责任编辑:萧强#

相关新闻
美国三权分立原则遭遇大挑战
【菁英论坛】法律战升级 美国陷入宪政危机?
关税导致美欧贸易关系紧张 马斯克支招
消息:以色列总理周一访白宫 和川普谈关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