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大阿哥允禔曾掌管养心殿营造事务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或写作徐日昇)进殿拜见,并与康熙皇帝闲谈。
徐日升(1645年—1708年,Tomás Pereira),字寅公,是葡萄牙传教士,于1672年抵达中国澳门。由于康熙皇帝对西方科学技术有强烈的兴趣,传教士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便向康熙推荐了徐日升。1673年,徐日升来到北京谒见康熙。
徐日升学识渊博,通晓音乐、天文、数学等知识,康熙命他随侍左右。他还和南怀仁、闵明我(Dom Ingo Navarrete)轮番为康熙讲授西方的科技知识。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双方谈判《尼布楚条约》,徐日升担任中方拉丁文翻译。康熙皇帝以“扈从惟勤,任使尽职”评价他出使俄国谈判一事不辱君命。

看过徐日升的履历,可见他深受康熙的器重。当时君臣在谈话间,大阿哥忽然开起了徐日升的玩笑,戏称:“剃掉你的胡子,可以吗?”徐日升假装不理会他,说:“你想剃就剃吧。”
就这个小小的玩笑,引起康熙的留意,他发觉大阿哥是个可能会胡来的人,假如他真想做这件事,只要说“我禀奏过皇阿玛,要剃掉徐日升的胡子”,说不定就剃掉了。
徐日升转而问康熙皇帝说:“因为一句戏言,就要剃掉一个人的胡子,这么做可以吗?”康熙皇帝笑着说:“阿哥如果要剃你的胡子,也必须启奏之后,(朕同意了)才可以剃。”
徐日升听到康熙的话,似乎心有所动,顿时变了脸色,双眼竟含起了眼泪,沉默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几天之后,徐日升单独去见康熙,竟哭着对皇帝说:“皇上您怎会如此圣明!阿哥身为皇子,即便真的要剃掉我这个外国人的胡子,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想到,皇上还能考虑到还未发生的事情,降下这道谕旨,实在让臣难以承受啊!”
后来,到了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允礽被废之后,大阿哥允禔上奏请求杀掉废太子,他不念父母兄弟之情,行事无所顾忌,惹得康熙雷霆大怒。下诏斥责允禔凶顽愚昧,并告诫诸皇子不要纵容属下人寻衅滋事。不久后,允禔又采用喇嘛巴汉格隆的厌术厌咒废太子允礽,事情曝光后,康熙下令剥夺他的爵位,将其幽禁在府邸。
因为废太子一事,康熙伤心伤神,病了一场。徐日升听信了外边的传言,误以为皇上的病很难再痊愈了,他跑到养心殿悲痛得放声大哭,一个劲儿地埋怨自己没有造化,担心再也见不到皇上了。他悲痛不已,回到家后不久就去世了。
康熙听说他去世的消息,在为他写的悼词中,以“渊通律历,制造咸宜”称赞他学识渊博,又以“秉性贞朴,无间始终”赞誉他的品行。
康熙皇帝后来想起这件事,告诫皇子:“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亦可以失人心也。”意思是一句话可以得人心,一句话也可以失去人心,即使开玩笑,也得循理有度,不能因为对方是臣子,作为皇族就可以肆意滥权戏弄。
参考资料:
《庭训格言》
《清史稿》卷94/卷220@*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