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4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一山香港综合报导)卫生署(3日)公布,香港去年新增365宗爱滋病病毒感染个案,数字连续9年下跌,本地感染率亦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卫生署形容本港防控工作取得成效,不过,由于“晚发现”感染者比例高,署方鼓励市民进行爱滋病病毒抗体测试,同时恒常及正确使用安全套,以减低感染风险。
卫生署去年接获365宗爱滋病病毒感染个案,涉及297男68女,年龄介乎14至89岁。有呈报传染途径的个案中,312人(99%)透过性接触受感染,当中216人透过同性或双性性接触;96人透过异性性接触受感染。接近一半个案(44%)的呈报来源为公立医院、诊所及化验所,其次是爱滋病服务机构。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服务处特别预防计划顾问医生黄骏君称,自1984年有统计以来,本港爱滋病病毒感染呈报个案累积为12,403宗;本港的爱滋病病毒感染率维持在0.1%,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充份反映本港在爱滋病防控工作取得成效。
虽然新增感染个案数字自2015年后连续9年下跌,但近年“晚发现”感染者的比例高达四至五成,不属于高风险群组的新增感染个案中晚发现感染者的比例,亦较男男性接触者、性工作者等高风险群组为高。
“晚发现”指感染者于确诊爱滋病病毒感染时,其CD4淋巴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少于200细胞/微升),或已发病为爱滋病患者,代表感染者未能在感染病毒初期及早发现并开始接受治疗,以至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晚发现不单增加患上机会性感染及癌症的风险,更令死亡率上升。由于体内病毒仍然活跃,“晚发现”感染者会增加爱滋病病毒在社区传播的风险。
此外,卫生署最近完成一项有关爱滋病病毒及性传播感染风险的社区调查,发现受访的女性性工作者中,约有55%在受访前一年曾接受爱滋病病毒测试,和上一次于2022年相关调查的37%比较,情况有所改善,反映相关的预防工作的果效,但仍未达到策略中建议的80%的指标,因此相关防控工作仍需继续。
调查亦发现,受访者使用安全套的比率普遍理想,与非固定顾客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率达99%,唯部分受访者与固定顾客发生性行为时,未能恒常使用安全套,显示仍需加强推广安全套等预防措施的使用。
黄骏君提醒市民,应恒常及正确使用安全套,以减低感染爱滋病病毒及性传播感染的风险。持续暴露于较高感染风险的人士应最少每年一次和定期进行爱滋病病毒和性传播感染测试,包括男男性接触者、女性性工作者及其顾客、注射毒品人士。若确定受感染,应尽早接受爱治疗。
现时社区有多个途径便利市民进行爱滋病病毒抗体测试,包括HIV测试服务网站或致电爱滋热线(2780 2211)预约接受免费、不记名及保密的爱滋病病毒抗体测试外,亦可于HIV测试服务网站订取爱滋病病毒自我检测套装——口腔液或血液(指尖采血)检测套装,全港设有多个提取点领取检测套装。@
责任编辑: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