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武器糗大了!乌克兰无人机突袭,俄“铠甲”系统发射拦截弹竟掉头炸自己?!价值1400万美元的装备瞬间报废,俄武器质量差到夸张?就连S-300、伊斯坎德尔也频频自爆,俄最新武器为何频频失控?质量差还是另有隐情?
俄“铠甲”系统发射拦截弹 竟掉头炸自己?
3月28日,乌克兰使用大量无人机对克里米亚半岛的俄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现在看到的视频就是乌克兰无人机在冲向俄罗斯的一台喀斯特2E型雷达。
视频的重点并不是这个雷达,而是在这个雷达身后,有一个俄罗斯的铠甲防空系统,正试图发射导弹进行拦截。然后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枚导弹在发射之后调整方向,竟然掉头,直直地又向自己冲了下来,将自己的导弹车击毁。也就是说,乌克兰打俄罗斯是买一送一,无人机摧毁雷达,俄罗斯再附赠一个自己的铠甲导弹车。真的是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这样的画面在这次俄乌战争中并不少见,由此可见,俄罗斯武器的质量到底有多么差。
这次乌克兰摧毁的喀斯特E型雷达,探测距离大概只有50公里左右,是冷战时期的老装备。而负责发射导弹的这个铠甲防空系统是俄罗斯最新的弹炮合一防空系统,每台都价值接近1400万美元。铠甲防空系统于2003年开始服役,到现在不过才二十年的时间,甚至比美国的爱国者系统还要年轻十几岁。
然而,俄罗斯先进的弹炮合一系统却闹出这么大的笑话,肯定有一些俄罗斯的军民会说,这只是意外罢了。然后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这并不是意外。
今天的节目我们就要带大家好好看看,过去几年在战场上,俄罗斯竟然发生了多次类似事故——本来发射导弹是想要攻击敌人,结果出了事故,导弹调转枪口冲自己飞了回来。这样的精彩画面大家可千万不要错过,想一想都激动的睡不着觉。
这个视频拍摄于2022年的卢甘斯克,黑夜之中,可以看到俄罗斯防空导弹正在依次发射,对乌克兰的飞行物进行拦截。然而,第三枚导弹升空后没多久,便调转枪口向后飞去,撞击地面并发生巨大爆炸,令拍摄视频的俄罗斯居民惊出一身冷汗,要是一不小心,自己不就被打到了么。
俄罗斯武器的质量有多差?
俄罗斯最近只有这两次事故吗?当然不是,俄罗斯的事故正如韩信点兵,那是多多益善。我们来看2023年3月14日的视频。在俄罗斯的别尔哥罗德地区,一套S-300防空系统发射导弹,其火箭推进器产生的火焰清晰可见。导弹从空中划过,飞向远方,然而很明显在空中飞行时出现故障,它的轨迹逐渐降低,最终撞击地面并发生巨大爆炸。这看起来不像是在拦截乌克兰的无人机,倒像是在“拦截”自己人。
我们再来看另一段视频,公布于2022年8月30日,依然是在俄罗斯的别尔哥罗德地区。俄罗斯发射了一枚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导弹发射后轨迹出现问题。理论上弹道导弹升空后,正常情况应该是先爬升至高空,然后再向目标俯冲。但这枚导弹在发射后就出现了故障,竟然沿着水平方向飞行,最终撞击俄罗斯自己的领土,发生巨大爆炸。
一名美国观众留言说,作为一名导弹工程师,他不确定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他的猜测是导弹的TVC系统(推力矢量控制系统)锁死,并停止响应计算机的操控命令,导致导弹沿着较为平坦的弹道继续飞行,直到撞击地面。
其实,俄罗斯武器的质量在战前就已经好不到哪里去。我们来看2021年4月29日的视频,显示的是俄罗斯的一艘护卫舰——“沙波什尼科夫海军上将”号,在公海上发射“口径”巡航导弹。导弹从垂直发射系统点火升空后,其控制系统出现了严重故障。这枚导弹像烟火一样在空中旋转了好几圈,最终坠入海面。
我们要知道,“口径”巡航导弹可是俄罗斯最新的武器系统,它的出口型号被称为“俱乐部”导弹,并出口到印度等多个国家。该导弹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和涡轮喷气发动机相结合的设计,根据不同型号,其最大速度能达到数百甚至2000公里每小时。
“口径”导弹被称为俄罗斯版的“战斧”巡航导弹,正是因为“战斧”导弹在伊拉克战争中大杀四方,俄罗斯才下定决心开发自己的反舰与对地巡航导弹。“口径”巡航导弹于1994年首次服役,可从潜艇和军舰上发射,并且是俄罗斯海军的主力武器。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大量使用“口径”巡航导弹攻击乌克兰的军事设施。
我们今天看到的视频,都是发生在过去短短几年内,而且是多套不同的武器出现相似的故障。例如,俄罗斯最先进的巡航导弹“口径”;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弹炮合一防空系统“铠甲”,单套价值1400万美元;此外,俄罗斯的S-300防空导弹也发生了类似故障,导弹升空后调转枪口朝自己飞去;甚至连俄罗斯刚刚研发的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也未能幸免。
这些武器装备可不是冷战的老装备了,都是俄罗斯近年来研制的最新武器。例如,伊斯坎德尔导弹于2006年服役,铠甲防空系统于2003年服役,“口径”巡航导弹则于1994年服役。作为俄罗斯最先进的武器系统,它们却频繁发生导弹升空后攻击己方的事故,实在令人怀疑俄罗斯武器的质量。
俄罗斯武器的质量为何差?
我们都知道,自苏联时代起,俄罗斯的电子工业就相当落后。例如,苏-27战斗机的机体非常庞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容纳本国研发的机械扫描雷达。俄罗斯武器不仅体积庞大,性能也不过关。落后的电子工业决定了俄罗斯武器的精准度和可靠性都难以令人满意。
另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产品质量管理和测试问题。众所周知,一款武器系统是否达到作战标准,需要经过反复严格的测试。然而,在很多国家,包括俄罗斯和中国,一些军工企业在生产武器时,测试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应付外人,而不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很多测试标准造假,测试结果也可能是假的,这就导致武器在纸面上的数据看起来很不错,但在实战中却屡屡出丑。频频出现导弹升空,调转枪口攻击自己的事情也就不奇怪了。
在今天视频的最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次“口径”导弹失控的视频。这段视频我是无论看多少遍都想再看。不知道观众朋友们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MilitaryIntelligence999/featured
订阅GJW频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7Rbr3gcLeMtv0n13p0c
订阅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ansuoshifen/
捐款网址:https://donorbox.org/tssf
责任编辑: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