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4月03日讯】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纪元焦点》,我是心萍,今天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大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今天焦点:政治局会议为“去习化”添柴 再提“能上能下”;中共建房新规 再次搅乱房地产 房市债务将恶化;马斯克任期还剩不到60天 川普流露不舍。
政治局会议为“去习化”添柴 再提“能上能下”
中共的政治局会议通常每月召开。在刚结束的3月份会议上,中共党媒的会议报导仅发布了两项内容,生态保护和中央巡视组第四轮巡视情况。
中共每年进行的所谓中央巡视,目的是巩固强化中共机关、机构的作用,维护中共极权统治。
这次政治局会议是习主持的。据大纪元发表的署名钟原的文章,会议讨论巡视工作时,提到了一个关键字眼,就是“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而且还删去了以往巡视工作强调的“习核心”说法,再度耐人寻味。
去年2024年,中共党魁习虽然已经面临各种乱局的挑战,但似乎还没有完全丧失权力。当年3月份的政治局会议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二十大以来部署开展两轮中央巡视。
事隔一年后的今天,这次政治局会议虽然照搬了一年前关于巡视工作的一些套话,但也有多处显著变化。最明显的一处是没有再提“习核心”,也没有提“党中央”的高度重视、部署巡视工作,一开头就直接称中央巡视组如何如何。
文章说,这表明与一年前相比,中共高层权力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党中央”似乎也不再对巡视工作有多大兴趣了,只是用来填充政治局会议的公开内容,以掩盖无法言说的真正议题。
对照去年3月和今年3月份的政治局会议报导,会发现几处明显不同。
第一,本次会议中“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这句话,在去年3月没有出现,最早出现是在去年10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中。
当时北京的政治传言此起彼伏,政治局开会忽然称“能上能下”,引发了不少新的联想。当时党媒的会议报导说:“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
似乎证实了种种传闻,表明政治局内部权斗开始走向公开化。
转回来看今年3月份的这次会议,二度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但省略了“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文章说,这是否暗示政治局的内部运作有了新的变化,或者即将发生某些变化。
第二个,这次虽然也提及了“反腐”;但没有再提“高压态势”。“高压态势”是习近平曾经常说的话,比如“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如今政治局会议不再说了,却强调要“纪律”。
会议对巡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称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准确把握政策”,还称要“如实反映问题,强化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
文章认为,这样的要求实际等于政治局在给巡视工作猛踩刹车,中纪委的权力似乎正在被限制,不能再动辄抓人,也不能再充当某人或某些人清除政治对手的工具。比如,近日中共军纪委副书记唐勇被罢免政协委员资格,应该算是一个范例,过去10年借反腐大量清理异己的做法现在可能行不通了。
第三,在去年底的第四轮巡视,主要是中共的宣传、人事和统战机构等34家机关单位,包括党媒,党校,还有中共控制的、以服务中共利益为本的各大联谊会、基金会等等。
文章说,很多单位是由蔡奇和王沪宁分管。政治局会议讨论此次巡视时,称应“着力解决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引发联想。
文章认为,如果此类说法具有针对性,可能意味着政治局内部不同势力之间争斗正酣,甚至出现了此消彼长。
拿新华社为例,政治局会议当天,新华社发布了习在之前某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同时还刊登另一篇文章,内容与习的讲话唱对台戏。
文章认为,新华社表面上在宣传中共党魁,同时却在揭丑,等于抛出了中共最高层“乱作为、不善为”的一个典型事例,颇有些“低级黑”。
北京的传闻正一个比一个惊悚,中共党媒不知所云,政治局会议似乎又添了一把柴,新的政治地震恐怕又要来了。
中共建房新规 再次搅乱房地产 房市债务将恶化
下面来看中国经济。中国经济下行、房地产持续低迷之际,中共官方抛出一个强制执行的《住宅项目规范》,包括要求新建住宅层高至少3米,四层及以上住宅装电梯等等。专家揭示,官方表面上说是“改善住房品质”,本质上是一场政策导向与资源配置的战略调控,将住宅供应权掌握在中共的国企手里。
3月31日,中共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号称“国家标准”的《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主要标准是:一、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原来是2.8米。二、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三、提高墙体和楼板隔音性能。四、提高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五、提高阳台等临空处栏杆高度等。
该《规范》将于5月1日起施行,官方明确称,《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多家官媒称这是“好房子”的国家标准。
不少民众对此表示担忧。一名北京的居民向大纪元表示,新规定会增加开发商的成本,但成本最终不是开发商承担,必然转嫁到买房的民众头上。
他质疑中共搞的这个新规,是否经过调研,政府显然觉得自己的权力无限大,既没有尊重市场,也没有尊重民众。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对大纪元表示,这套新规的出台,短期会令房地产行业陷入新一轮震荡与停工潮。大量旧规划项目报废或需重审,导致建设放缓,交楼延迟更多。房企必须追加成本,但销售难以提升,企业债务压力进一步恶化。
长期来看,地方政府可能会为符合新标准而投入更多基建预算、提供更多土地补贴给国企房企,这实际会掏空地方财政、加重地方债务负担。
他分析说,北京官方出台这个规定的背后,至少有四个深层意图。
第一,北京中央希望把未来城市住宅的供应权掌握在其认为可信赖的大国企手中。利用新标准提高门槛,逼迫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小开发商自然退出市场,只保留“央企系+地方国企系”开发主力。
第二,引导需求转向城市核心区域与保障房体系。新标准一出,大批三四线城市的开发用地或过往低标准小户型房屋将难以出售。这正好将需求“驱赶”回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或官方主导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内。也是在将自由流动的民间购房需求,重新纳入国家主导体系。
第三,这是北京官方一种话语叙事工程,试图压制“烂尾潮”“维权潮”的声音,用制度许诺盖过现实困境。因为中国房市正在遭遇系统性信任崩盘,通过政策话语反转:由“保交楼”转向“保品质”,营造一种“虚假希望”。
黄大卫认为官方的第四个意图,就是中共再次收回过去由各地建设部门审批的建筑标准与开发节奏权力,把住宅审批话语权统一交给中央系统的住建部和中央技术规范委员会。
他说,中共新规的意义并不在“真正提高住房品质”,而在于制造治理幻象与舆论转移。这是一种“制度性虚伪”的典型表现。但制度标准高,不代表执行有保障。在中共体制下,“有法可依”不等于“有法必依”。正如过往虽然法规严禁“预售资金挪用”,结果烂尾楼遍地;法规号称保障“阳光价格”,实则全靠人脉与潜规则。
黄大卫总结说,“这不是‘为人民造好房子’,而是为权力重塑话语逻辑、为国企重分市场蛋糕、为地方找台阶下的借口。”
马斯克任期还剩不到60天 川普流露不舍
下面来看美国新闻最具热度的两个人:川普和马斯克。3月31日,川普在接受媒体提问时,谈及了马斯克在政府中的未来去向。
当时一名记者提到,特斯拉和SpaceX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是一名特殊政府雇员,意味着他只能在现有职位上工作130天。当被问及是否希望马斯克继续留任时,川普称赞马斯克是非常有才华的人,并说“只要我能留住他,我就会留住他”。
不过,川普也表示,马斯克要经营一家大公司,“总有一天他会回去的,他想回去。”
马斯克目前是全球首富。他拥有多家公司,包括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人工智能公司xAI,以及最近合并了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X、隧道建设企业“无聊公司”,还有神经技术公司Neuralink。
川普今年1月上任后,成立了“政府效率部”(DOGE),指示其寻找削减政府浪费支出、精简联邦政府的方案。白宫以“特别政府雇员”身份任命马斯克领导“政府效率部”,任期上限为130天,意味着他最快将于5月底卸任。
目前,DOGE估计已通过裁员、资产出售、取消合同等措施,为美国纳税人节省了1,150亿美元。政府效率部,尤其是马斯克,赢得了川普总统和大批民众的支持和赞誉,但也因削减政府运作成本的举措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
最近几周,特斯拉不仅股价暴跌,特斯拉汽车与经销店在全美各地面临了一连串的破坏与抗议活动。
白宫和川普则力挺马斯克和特斯拉。川普认为马斯克在政府服务部门受到的待遇“太糟糕了”。
马斯克之前曾表示,DOGE团队每天都会收到死亡威胁,而他们只是想为美国纳税人、为美国人民做正确的事,并指出团队中许多成员都是才华洋溢的年轻人,这些人本可以在私人企业赚进数百万美元,但他们却选择“来这里服务,领着微薄的薪水,还要承受死亡威胁”。
他表示,联邦政府效率低下,充斥着浪费与“非常严重”的欺诈行为,导致每年2万亿美元的赤字。他担心美国会因为“腐败浪费”而最终破产。
目前,DOGE正在调查政府计划中的各种滥用情况,对联邦机构及人事进行全面改革。已经调查了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美国和平研究所(U.S. Institute of Peace)等多家联邦部门和机构,数以千计的员工被解雇,国会拨款被扣留。
马斯克近日向媒体表示,他相信由他领导的“政府效率部”有望在他任期结束前,完成削减1万亿美元联邦支出任务的大部分工作。在不影响任何关键政府服务的前提下,实现15%的削减目标。
有人问总统,一旦马斯克离开白宫,DOGE会怎样?川普说,内阁部长们已经从DOGE团队中学到很多东西。
川普说,与DOGE合作的许多人都是部长,各个机构的负责人,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正在与DOGE的人打交道。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试图让DOGE的人留在他们身边,但到了一定时候,这种情况就会结束。他认为,总有一天,部长们将能够完成这项工作。
《纪元焦点》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