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爆事故致三名女生死亡 小米市值蒸发1200亿

【大纪元2025年04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净报导)近日,安徽省铜陵市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交通事故。一辆小米SU7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失控,撞上路边护栏后迅速起火,车内3名女大学生因无法及时逃生被活活烧死。事故发生后,小米集团市值在两天内缩水超过1,200亿港元,中国电动汽车安全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据安徽高速出行服务网站信息,3月29日23时12分,在G0321德上高速池州路段,有车牌号为鄂AAV1226的小车撞中分带护栏后发生自燃,祁门往枞阳方向道路被封闭。

事发后,受害者家属在网络上发声,质疑小米SU7为何在碰撞后会自燃,以及车门锁死的原因。他们表示,事发至今,小米方面未主动联系家属,甚至连一句慰问也没有。同时,家属对小米汽车的技术性能提出质疑。

(网页截图)

小米公司随后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对事故“深表遗憾”,并表示已成立专项小组配合警方调查。

根据小米提供的数据,事故发生时车辆正处于“Navigate on Autopilot”(NOA)智能辅助驾驶模式。然而,对于车门锁死和起火原因,小米尚未给出明确解释,仅表示SU7标准版配备的智能驾驶系统不具备应对路障的最高级功能。

按照小米汽车方面在4月1日夜间给出的回应,在前向防碰撞辅助功能方面,小米SU7标准版配备了碰撞预警(FCW)与紧急制动(AEB)两项子功能,其作用对象仅为车辆、行人和二轮车三类目标。

在回应中,小米汽车特别强调,自家产品AEB的工作速度在8至135公里/小时之间,“这个功能和行业同配置的AEB功能类似,目前不响应锥桶、水马、石头、动物等障碍物”。

因此有车企智驾业内观点推测认为,这次事故是由于车辆对前方障碍物识别过晚,导致AEB不能够及时触发,从而引发了车毁人亡的悲剧,“这更多反映了感知系统的局限性”。

有分析指出,电动车电池在碰撞后起火的现象,往往与热失控管理不足有关,而这正是中国部分电动车制造商的技术短板。

对于小米SU7这次燃爆事故,凤凰网评论文章称,目前市面所有的“智驾神话”,都像是资本市场的海市蜃楼,吹功能时像乔布斯,谈责任时像贾跃亭。而虎嗅网评论文章称,各种各样的讨论,将小米汽车持续带入创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

事故曝光后,小米集团股价在香港交易所遭遇重挫。4月1日下午开始交易后,股价快速跳水,最终收于46.5港元,跌幅为5.5%,市值一天跌去近700亿港元。

4月2日,小米集团股价全天宽幅震荡,振幅达6.67%,收盘跌4.19%,股价报44.55港元。按照最新市值计算,小米集团总市值两天内蒸发超过1,200亿港元。

投资者对小米电动车业务的信心明显动摇,而这起事故也给小米造车计划蒙上一层阴影。

自2024年3月推出SU7以来,截至今年3月已交付超20万辆,然而事故不断。

实际上,一位中国车主今年2月曾发帖称,驾驶小米SU7驶过坑洼路段后出现了断轴情况,该消息引发关注。随后,小米汽车发文辟谣,而该车主的社交媒体账号被封禁。(延伸阅读:小米汽车“过坑断轴”引关注 涉事车主账号被封

近年来,中共当局大力推广电动汽车产业,通过巨额补贴和政策支持推动国产车企发展。不过,相比特斯拉等头部企业,小米等中国新兴车企在技术积累和质量控制上问题不少,事故频发,从自燃到刹车失灵,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X上评论:“国产电动车卖的是价格不是安全,买之前要想清楚,这可能是拿命换来的便宜。”还有人讽刺道:“政府补贴造出来的车,最后烧的却是消费者。”

层出不穷的事故引发了舆论对中国汽车行业监管的讨论。

然而,中共当局监管的对象却是针对自媒体等网络舆论,此前网信办多次发文禁止“抹黑诋毁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

在当局的大力支持下,小米、比亚迪、广汽集团、长城汽车等多家车企声称遭遇“网络暴力”,或公开悬赏征集相关线索,或直接控告相关自媒体、汽车博主,而中共法院的判决通常更倾向于车企。

责任编辑:郑浩宇#

推荐阅读

中国汽修工:电动汽车厂要命的设计是故意吗?
“新车漏电致车主被击伤住院” 比亚迪又曝事故
华为电动车夜间高速行车 大灯突熄灭 视频曝光
华为问界M7事故遭“维稳” 质疑文章被下架
小米董事长:中国车企盲目内卷全靠“蒙”

相关新闻
小鹏汽车车主半跪做人脸识别 被讽史诗级笑话
华为电动车撞上比亚迪 AEB功能失控?
华为高管曝开问界车经历 智能驾驶功能两度被关
比亚迪称被“恶意诋毁” 砸重金悬赏查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