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4月02日讯】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来到《佳音时刻》,我是佳音。今天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大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今日焦点:中共跨境镇压香港民主人士 美国制裁中港6官员;川普将公布新关税 全球贸易局势要改变;“稳楼市”不等于“稳房价” 中共政策后的惊人真相。
中共跨境镇压香港民主人士 美国制裁中港6官员
3月31日,美国务卿卢比奥宣布,对6名中共官员进行制裁,他们分别是: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区志光,中共驻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董经纬,曾任香港警察学院院长、现任中共国安警务处助理处长王忠巡,中共国安警务处助理处长赵咏兰,香港警务处处长萧泽颐,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
卢比奥称,这6人在美国的领土上利用《香港国安法》,又称《港区国安法》,对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人士进行恐吓、压制和骚扰,其中包括一名美国公民和四名美国居民。
卢比奥称,他们的行为削弱了香港的自治权,违背了中共政府在《中英联合声明》中承诺的“一国两制”原则,因此美方决定对这6人实行制裁。
美国国务院称,这六人名下在美国境内,或由美国人持有、控制的所有财产和财产权益,都将被冻结,且必须向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报告。此外,不管是一个还是多个实体,只要这6人直接或间接拥有50%或以上的所有权,该实体也将被冻结。
除此之外,美国国务院还向国会提交《香港政策报告》,指出中共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侵蚀香港的法治和自由。例如,香港政府最近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即基本法23条),结合《港区国安法》,进一步扩大“国家安全”定义,用以打压异见人士。
报告中提到,香港政府于2024年12月24日利用这些法律对六名海外民主倡导者发出新的逮捕令,并取消了七名民主人士的护照,其中一些人居住在美国。此外,香港当局还在持续起诉民主和新闻自由倡导者,包括“国安法47案”的47名被告、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以及“立场新闻”前编辑等。
另外,美国政府还将限制某些中共官员的签证,特别是那些限制外国人进入藏区的官员。
卢比奥在一份声明中称,中国共产党(CCP)一直拒绝让美国外交官、记者和其他国际观察员进入西藏,而中共外交官和记者却在美国享有广泛的自由。另外,美国外交官无法为在西藏旅行的美国公民提供服务。这种缺乏对等的情况是不可接受的,也是不能容忍的。对此,美国将根据2018年《西藏旅行对等法》采取措施。
不过,美国国务院在声明中没有提到中共官员的名字,也没有对签证限制进行详细说明。
好,关于美国对中共官员的制裁就说到这里,下面我们来看国际局势。
川普将公布新关税 全球贸易局势要改变
美国白宫发言人莱维特称,总统川普将于4月2日下午4点在白宫玫瑰园宣布新一轮关税政策,但未透露具体细节。
莱维特表示,新关税政策将在总统宣布后立即生效,其中对汽车进口征收25%的关税将于4月3日正式实施。
目前,川普政府已经对铝、钢铁及所有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除此之外,川普还多次对外宣称,要加征其它关税。
《华盛顿邮报》称,川普的最新计划可能涵盖几乎所有国家的产品,税率或许高达20%。报导称,美国政府预计这些新关税将为政府带来超过6万亿美元的收入。这些可以作为退税返还给美国民众。
不过,白宫的一位助理称,在总统宣布前,所有的报导都只是“猜测”。
川普认为,过去几十年来,自由贸易协定降低了全球贸易壁垒,以致美国进口量激增至3万亿美元,损害了美国工人和制造商的利益。
川普认为,进口激增致使美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严重不平衡,商品贸易逆差超过1.2万亿美元。而他的政策,旨在恢复美国的经济优势。他坚信,4月2日是美国的“解放日”。
为了配合川普的关税政策,3月3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25年全国对外贸易壁垒预估报告》,详细列出了近60个贸易伙伴的平均关税率,以及各种非关税壁垒,包括食品安全法规、可再生能源要求,及公共采购规则等。
报告中强调,虽然中共政府履行了部分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的条款,但在农业贸易等关键领域仍未兑现更重要的承诺。要知道,这份2020年签订的协议包括:中国方面承诺改善对美国在农业和金融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不采取与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相关的有争议的政策和做法,以及增加对某些美国商品和服务的购买。但从目前来看,中共政府对承诺的执行情况极为有限。
报告中还称,中共政府继续向本国企业提供不公平补贴,并限制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中国制造2025》计划被认为是影响最深远、且最为有害的产业计划之一。
报告中还列出了美国出口商面临的许多非关税壁垒。这些贸易壁垒在本质上是技术性的,或者是外国政府的某些规定。例如欧盟延迟核准转基因作物或禁止进口含有某类农药残留的农产品。
报告还指出,欧盟对塑胶包装中消费后再生成分最低含量的新要求可能会对美国出口造成“不合理的壁垒”,美国将与欧盟就该规则进行磋商。
同时,报告强调了长期以来的贸易纠纷来源,例如加拿大对其乳制品、家禽和蛋类行业的“供应管理”制度。该制度使用进口配额和高关税来限制产品供应,对配额外的乳酪征收的关税高达245%,黄油则为298%。
此前,川普曾批评加拿大对乳制品征收的高关税,他说,“除非他们降低关税,否则会遭遇完全相同的关税”。
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雷尔(Jamieson Greer)在一份声明中说:“在现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位美国总统比川普总统更能认清美国出口商所面临的广泛且有害的外贸壁垒。”“在川普总统的领导下,本届政府正努力不懈地处理这些不公平和非互惠的做法,帮助恢复公平,让勤奋的美国企业和工人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好,关于美国关税,我们先说到这里,下面我们来关注大陆楼市:
“稳楼市”不等于“稳房价”中共政策后的惊人真相
近年,大陆各地房价持续下跌。为了“稳住楼市”,中共当局出台多项政策。日前,南京政府突然宣布全面取消房产限售政策,引发大众关注。有民众不解,取消限售政策,意味着市场上流通的二手房增多,这一举动不仅不会稳住房价,反而会让房价继续下跌,这似乎于当局宣称的政策不符。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大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惑,是因为政府所说的“稳楼市”,与民众所认为的“稳楼市”不是同一概念。
在谈“稳楼市”之前,我们先说南京的“限售令”。2017年5月13日,南京出台“限售令”,其中规定,在购买房产后,购房人在取得不动产权证后的三年内,不可以转让房产。也就是说,在南京购买房子后,有一定时间的“锁仓期”,过了这个期限,才可以进行转售。
现在,南京政府取消这项限令,意味着在“锁仓期”内的房子可以进入市场进行售卖。在楼市低迷的情况下,这一举动让很多人难以理解。
对此,业内人士,博主“徽湖说房”称,这是因为普通人不知道中共当局“稳楼市”背后真正的盘算。
“徽湖说房”解释,近年,房地产持续低迷,尤其在2024年之后,房价已经跌回到十几年前,市场上积压大量的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极低。
很多业主在购买房子时,房价正处于高点。对于这些业主来说,想要卖掉房子,不亏损是不可能的。想要卖房,就要降价,这也是二手房市场房价不断下跌的原因之一。这一过程不仅会给业主本身造成损失,还会引发二手房市场的连锁反应,致使二手房市场的价格继续向下波动。
在这个时候,南京全面取消房产限售政策,让原本受限的房源可以进入市场,势必会让房价进一步下降。
那么南京市政府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因为政府的真实目的并非单纯为了稳定房价,而是希望能够通过刺激成交量来维持楼市的“存在”。换句话说,政府的核心目标是增大市场上的交易量,从而达到“稳楼市”的效果。
注意,政府所称的是“稳楼市”,而不是“稳房价”。所以,楼市政策的焦点一直是在成交量上,而不是对价格的调控。
博主解释,目前,大陆经济疲软,各地政府财政压力巨大,政府希望通过提升交易量来稳定楼市,并且减少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对于政府而言,维持楼市的交易活跃能够保持相关产业的运行,以此来稳定社会经济。
虽然这样的政策有可能加速房价下跌,但从政府的角度看,楼市的稳定与交易量的回升才是最为关键的。
当然,对于购房者和业主来说,这一政策带来的是房价进一步下降的风险;但对于政府而言,只要成交量回升,就算稳住楼市了。
对于博主“徽湖说房”的言论,不少人表示赞同。但财经大V“流苏晚晴”认为其中还有更深层的用意,就是要完成各级政府的经济目标。
“流苏晚晴”在文章中称,中共政府稳楼市的核心目标并非是为了保房价,而是为了稳定GDP的增长。根据政府的经济目标,202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为5%,而房地产行业必须贡献6%的GDP,这意味着房地产必须完成8万亿的销售额才能保证经济不受影响。即使房价大幅下跌,只要市场成交量足够,开发商依然能够通过销售大量房产来维持GDP增长。这才是90%的人没看懂的“稳楼市”背后的惊人真相。
《佳音时刻》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