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4月02日讯】3月25日,德国第21届联邦议院正式成立并召开首次会议,朔尔茨政府四年任期终结,但他将继续履职(所谓“看守内阁”),直至新一届联邦政府成立。而新一届联邦政府,正由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领导人梅尔茨(Friedrich Merz)紧张筹组。如果与社民党(SPD)联合执政谈判顺利,新政府将于4月中旬施政。现在的德国,可谓进入了“转折时代”的一个新阶段。
“转折时代”,首先是就德国国内政治而言
2021年,执政16年的默克尔退出政治舞台,德国进入“后默克尔”时代。随即,朔尔茨领导社民党在选举中以微弱优势获胜,并与绿党和自由民主党达成了联合协议,组成了德国在二战后第一个集结三党的联合政府,被民众以三党的代表颜色称为“红绿灯联盟”。然而,2024年11月8日,联合政府在讨论2025年财政预算案时,三党意见分歧;谈判破裂之下,朔尔茨解除自民党籍财政部部长的职务,引发自民党集体退出联合政府,“红绿灯联盟”解体。当年12月11日,朔尔茨正式向联邦议院提交信任动议,未能通过;因不存在可行的多数联盟,原定于2025年9月28日举行的大选遂提前至该年2月23日举行。投票率高达82.5%的这次选举,保守派的联盟党以29%的得票率成为第一大党,结束上届选举败给社民党的局面,仍无法与默克尔时代的辉煌成绩相提并论;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AfD)以19%跃居第二,首次出现二战后极右翼政党跻身议会前三的局面;执政的社民党(SPD)仅获18%位列第三,创下了自1887年德意志帝国时期联邦选举以来的最差纪录。
纵观上述,可以发现:第一,传统“中间派主导”的格局已被颠覆。2021年选举,联盟党和社民党这两大传统政党的合计得票率,首次跌破50%;2025年选举,仍不到50%。第二,德国政治极化加剧,极右翼势力迅猛崛起。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2021年选举得票率下降至10.4%,失去最大反对党地位;2025年却跃居第二。左翼党呢?2021年仅得4.9%,赢得3个直选席;2025年成功扭转颓势,第二选票得票率为8.8%,还赢得六个直选席位。第三,默克尔这样长期执政的领导人,不容易再现。接替默克尔,朔尔茨实际执政只有三年;2025年大选后,朔尔茨表示不会以社民党党魁身份参与与联盟党的谈判,他个人也不会参与新一届联合政府。联盟党领导人梅尔茨,其未来能否长期执政,还在未定之天。
“转折时代”,其次是就国际政治与德国国际战略而言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3天之后,时任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联邦议院演讲说,这标志着“我们大陆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转折(eine Zeitenwende in der Geschichte unseres Kontinents)”;德国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现代、进步”的联邦国防军,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并当即设立1000亿欧元特别基金用于国防。“时代转折”当选德国年度词汇。德国国防以及外交政策开始转型。2023年6月,朔尔茨政府发布德国二战后首份《国家安全战略》;5个月后,又发布该国12年来的首份防务指导方针。德国长期秉持“和平主义”“军事克制”,但按照《国家安全战略》和新版“防务指导方针”,德国将越来越多地在北约框架下武装自己。德国明确表示,希望在欧洲防务中发挥领导作用,甚至成为“北约在欧洲的中心枢纽”,要将德军打造为“欧洲防御支柱”。
2023年和2024年,德国虽然经济负增长,但却大幅增加国防预算。2023财年,德国国防预算总额为566.4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1.57%。2024财年,增至734.1亿美元,同比增加近30%,约占GDP的2%,首次达到北约标准。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表示,此次达标仅是加大防务投入的起步,未来将视国际局势变化和德国财政状况,将军费提高至占GDP的3%至3.5%,未来3年将超过并维持在3%以上。此外,2024年4月起,德国启动了被认为是“冷战后德国最全面、最系统的军事改革”。到2025年,德国军队总员额将由目前的18.1万扩充至20.3万,包括新组建超过1万人的国土安全部队。并可能恢复2011年取消的义务兵役制。
不过,德国这些调整,还远远跟不上二度执政的川普的步伐。例如,其一,川普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提高至5%,而不是此前的2%;其二,川普调停俄乌战争,使美欧俄关系面临重塑。此外,川普与德国、欧盟在贸易、经济、气候变化议题等等方面存在重大而深刻的分歧和对抗(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会议上的尖锐发言即是象征)。而这,又与德国政府更迭相叠加,使德国的“转折时代”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即从“朔尔茨时期”转进到即将到来的“梅尔茨时期”。
梅尔茨引领“新阶段”
在德国政坛,梅尔茨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归来者。梅尔茨小默克尔一岁,2000年当选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曾是默克尔的党内主要竞争对手。2004年12月后,他逐渐淡出政坛,同期德国进入“默克尔时代”。多年沉寂后,2018年,梅尔茨重返政坛。在默克尔退出政坛后,2022年1月,梅尔茨第三次参选党主席,成功当选。2025年2月,梅尔茨领导联盟党赢得大选胜利。
梅尔茨执政面临两大问题。第一,重整经济。俄乌战争重创德国经济,2023和2024年德国连续两年经济萎缩。梅尔茨今年2月10日发表文章说:“德国的经济模式正面临全球时代转折的压力。我们曾经能够从俄罗斯获得廉价能源,依赖美国保护自由贸易通道,并且我们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无可争议地处于领先地位,但这一阶段已经结束。德国已经失去了宝贵的时间。”梅尔茨需要更新德国的经济模式。
第二,梅尔茨表示,在国际事务中,欧洲“必须坐在主桌上”,可如何坐上呢?川普政策大不同于拜登,要调停俄乌战争,重塑美欧关系。梅尔茨需要领导德国和欧盟,坚定支持乌克兰、抵抗俄罗斯,既重振德国与欧盟的经济,又重整德国和欧盟的军事,重新武装德国和欧洲,重新定位美欧在北约中的分工,在以实力求和平的基础上,以方位自主推动战略自主,坚实地走在使欧盟成为多极世界之一极的大道上。
梅尔茨虽尚未正式施政,但已经取得一项重大成就,即在大选后不足四周、新政府尚未成功组阁的情况下,联合社民党、绿党,成功通过《基本法》修正案,放宽“债务刹车”条款限制,允许政府大规模举债投资国防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允许联邦政府在国防领域的支出超过国内生产总值1%时,通过举债筹集资金,不计入《基本法》规定的债务限制;允许设立为期12年、高达5000亿欧元的专项基金,其中3000亿欧元用于铁路、电网、学校等改造,1000亿欧元提供给各联邦州用于投资,1000亿欧元注入现有的气候与转型基金;此外同意各州享有国内生产总值0.35%的结构性赤字,以促进地方发展。这被称为德国财政的大转型,可释放经济增长与军事潜力。普遍认为,在俄乌战争延宕和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下,梅尔茨推动的“债务刹车”改革不仅回应了德国国内经济和防务建设的迫切需求,也体现了德国积极应对全球格局变化的战略布局,并将引领欧盟财政政策与安全战略走向,发挥德国的“欧盟领头羊”的作用。
当然,当前德国和欧盟的形势都是严峻的。梅尔茨能否带领德国走出泥潭,给欧盟指引方向,只能走着看。
大纪元首发
责任编辑: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