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或升级 华尔街模拟中概股被美退市

【大纪元2025年04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燕综合报导)因担忧美中之间的贸易对峙会蔓延至金融领域,华尔街分析师们纷纷模拟中国公司被美国交易所除名的情景。

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杰富瑞金融集团和瑞银集团的策略师和分析师已陆续发布报告,评估在美上市的二百多家中国公司(俗称中概股)面临的风险。

截至3月7日,共有286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交易所上市,市值达1.1万亿美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中概股公司数量略有增加,但市值在过去一个月里有所下滑。

华尔街分析师普遍认为,如果中概股企业被摘牌,折扣电商平台Temu的母公司拼多多、购物网站唯品会(Vipshop)以及教育机构好未来等,可能受到最严重的打击。

这些公司是少数几家在美国上市、却没有香港上市股票可供其美国股票转换(ADR,存托凭证)的中国公司之一。

据摩根大通估计,如果这些公司被摘牌,可能会被从全球指数中剔除,导致约11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出,其中94亿美元将来自拼多多。

川普第一任期也出现过中概股退市担忧

中概股退市的担忧在川普第一任期内也出现过。当时,因为中共政府不允许美国监管机构直接审计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双方发生争执。随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2021年根据国会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引入退市规定,并引发过一轮中概股回流潮。

2022年,在中共官方让步后,双方就审计程序达成协议,允许美国监管机构审计中概股的原始文件。

川普第二任期开始后不久,已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指示政府加强对美国对中国公司投资的审查。

4月9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随着美中贸易战升级,若北京不退让,美国不排除将中概股从美国交易所摘牌的可能性。

贝森特在被福克斯财经新闻网问到,如果北京不肯在贸易战中退让,是否存在摘牌的可能性时,财长没有流露任何美方退缩的可能。

“我认为所有可能性都在考虑之中。”贝森特说,然后他谈到了美国对中国在商品和资本上的出口管制。

他补充道:“这将由川普(特朗普)总统决定……我相信这个问题将在最高领导层得到解决。”

川普政府拥有多个工具可实施摘牌

彭博社报导说,川普政府拥有众多工具来实施中概股摘牌。第一种可能是美国证交易委员会可以命令交易所将中国或香港公司摘牌,或者完全取消这些公司在美国交易的注册——甚至取消其在场外市场的资格。

比如:滴滴出行全球购和瑞幸咖啡尽管从美国交易所下市,但保留场外市场交易。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还可以援引紧急权力下令暂停交易,但如果是白宫发出的类似指令,执行力度可能会更强,行动也会更快。

另一种选择是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最终规则,禁止使用可变利益实体(VIG)。可变利益实体是大多数中国和香港公司在美国交易时使用的业务结构,川普在行政命令中也提到了对这种结构的关注。

无论哪一种,都会比2021年美国援引《外国公司问责法》更有力。

杰富瑞分析师爱迪生‧李(Edison Lee)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有两张强有力的牌:ADR退市和美国投资禁令。美国的对等关税不仅仅关乎贸易,更重要的是关乎中美之间的竞争,以及确保美国获胜。”

中概股退市很可能引发流动性担忧

华尔街普遍预计,中概股退市短期内势必引发流动性担忧。2021年及2022年因除牌恐慌,导致中概股平均下跌22%。

杰富瑞的报告指出,目前,部分美国存托凭证(ADR)的交易量远高于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摩根士丹利的数据也显示,阿里巴巴和京东ADR的日均交易量分别比其在港上市股票高出约80%。

其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Laura Wang)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若发生退市事件,特别是所有ADR公司同时退市,这将标志着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显著升级,整个中国股市将因股权风险溢价上升而面临估值下行风险。

报告说,未在香港双重上市的ADR公司将比已双重上市的公司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

王滢认为,短期内,如果股东发现将美国ADR转换为港股有困难,或者他们根本不想持有,强制退市将造成市场混乱。但长期看,或许香港市场能够弥补交易量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些大型中国公司而言。

高盛估计,未来会有27只、总市值达1840亿美元的中概股或在香港进行双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美机构发布中概股首份审计检查报告
美中关税战步入中场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佳音时刻】北京高兴早了 川普回应征另一关税
中共破产程序不透明 外资陷风险泥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