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4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一名华裔妇女日前在布碌崙53街地铁站出口处遭一辆电单车冲撞,头部着地、血流不止,情况惊险。第38选区市议员华人候选人叶凌霞(Lingxia Ye)当时正在地铁站内进行竞选宣传,得知事故后第一时间到场,协助报警与翻译,陪同伤者就医,事后她呼吁市府加强对电单车的执法管理与翻译应急资源。


据叶凌霞表示,事故发生于上周四(4月10日)上午8时40分许,一辆货车违规停在公车站,导致公车无法靠站,只能改停在马路中央上下乘客。该名华妇正好下车,步入自行车道时,遭一辆高速行驶的电单车迎面撞上,当场倒地不起。
伤者头部着地,嘴唇撕裂、头破血流,并表示头晕,当时处于短暂失忆状态。叶凌霞说,“她完全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只记得自己要去上班。”因语言不通无法向警方说明情况,叶凌霞立即担任临时翻译,说服她接受救护车送医,并陪同前往医院,直到医护人员安排到会说中文的医师为止。
事后,该名华妇向叶凌霞求助,表示医院检查发现脑部有瘀血,一下子生计受影响。叶凌霞说:“她做指甲的,现在头晕没法工作,等于没饭吃。”她已协助对方联系律师,尝试向相关责任方争取赔偿。
然而案件追诉面临难题。叶凌霞表示,目前纽约市并未强制电单车登记、上牌或保险,“肇事者无车牌、无保险,几乎无从追责。”至于违规停车的货车,虽然有民众拍照存证,但是否能追究责任,仍须由民事律师评估。
“幸好有律师愿意接案,可能会从MTA公车公司这边也寻求责任归属,看能不能要回一点赔偿。不然电单车那边几乎是赔不到的。”叶凌霞说。
电单车无牌无管 无证上路成“行人杀手”
类似事故频繁发生,叶凌霞表示,“就在隔天星期五,又听说一位西语裔民众在附近被电单车撞伤。这样的事太常见了,尤其对老人、小孩来说更危险。”她强调,市府至今对电单车监管松散,让其成为无证上路的“行人杀手”。
“现在的电单车速度快、重量重,几乎谁都能上路,不需驾照、无需登记,根本没人管。它们甚至能跟汽车并排行驶,还常常闯红灯、逆行、在车流中穿梭,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对行人构成极大威胁。”
叶凌霞强调,此案暴露出多重城市管理漏洞,包括违停执法不足、电单车无牌照、无保险,以及翻译资源不足等。“她送到医院后,我在那陪了她半小时才等到翻译人员,这还是在华人聚居区附近的医院。如果是在其他地方,怎么办?”
她提到,2023年9月,曼哈顿华埠学校校长陆瑞英(Priscilla Loke)也曾因电单车撞击丧命,肇事者逃逸后仅被开出闯红灯罚单,凸显法律制度的落后。该事件后市议会“常识小组”提出《陆瑞英法案》(Int 0060-2024),要求电单车注册与设牌照,但法案至今未通过。
“因为这法案来自‘常识小组’,与进步派立场不同,被不少市议员反对,包括我们这区现任市议员阿维莱斯(Alexa Avilés)和华埠市议员马泰。当时反对派说时机不成熟、工作量太大,这根本就是借口。”叶凌霞说,“当年建筑工人安全法案也是一样争议,最后还是通过了。法律若通过,政府就必须投入资源执行。”
她说,自己参选市议员,就是为了推动更多“常识政策”,让政策回归市民生活需要,包括翻译资源、交通安全、基础服务等,“像这次的伤者,头破血流还记得自己要去上班,这句话真的让我很心酸。”
她并表示,自己曾在民选官员办公室服务多年,仅在布碌崙地区就处理过多起电单车撞人致死或重伤的个案,“只是很多都没被媒体报导出来。”她呼吁选民登记投票,强调:“38选区三分之一居民是华人,我们必须用选票,让制度听见华人的声音,改变在体制下的弱势地位。”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