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度:中美关税战谁占优回旋余地更大?

人气 30

【大纪元2025年04月12日讯】中美关税战火药味越来越浓,已经到了完全撕破脸的程度。

4月9日,中共宣布将美国所有进口商品的税率由34%提高至84%。川普当天在“真相社交”上发文宣布,即刻把针对中国的关税提高至125%。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对记者说:“当你对美国发动攻击时,川普总统会更猛烈的反击。”

而此前针对川普有关若中方不撤回报复性关税、美国将加征50%关税的警告,中共商务部高调回复称,美方是“错上加错”,并将“奉陪到底”。

一个表示不会面对威胁退让,一个宣称将“奉陪到底”。那么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博弈中,目前谁处于优势,回旋余地更大?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直接取决于中美经济各自对对方的依赖度和彼此消化关税的能力。

首先,谁对对方的依赖度低,谁就更不容易受伤,谁就处于优势,回旋余地就更大,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加征关税本质上是人为设置障碍来阻止对方出口,让其产品在本国市场变得更贵,从而打击对方的出口产业。所以,谁更依赖对这场贸易的“输出”,谁就更容易受伤。

美对华出口约一千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约五千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仅为中方对美出口的五分之一。这意味着一旦互相加征关税,中国面临的出口损失是美国的五倍。

这就像两人打赌,A每月靠B赚5000块,B靠A只赚1000块。如果“断交”,A显然受伤更重。所以在博弈中,B的谈判筹码更大。在这个意义上,中方无疑更依赖美方市场,打贸易战的“痛点”更深、暴露更快。

其次,谁的关税消化能力更强,谁更能“扛得住”,谁就处于优势,回旋余地就更大,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关税是一个“转嫁的博弈”。谁能把代价转嫁出去、消化掉,谁就能从容布局、掌握主动;反之,谁自己扛不住、内部先崩,谁就被逼着让步,陷入被动。

而消化能力的强弱又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市场能否“接住”出口转内销,二是企业是否能“转场”找新客户。

相比较而言,美国是消费型经济,消费占GDP的80%以上,更能通过自身庞大的需求“吸收冲击”,消化进口成本上升。中国虽然消费在提升,但目前仍以投资与出口为主,一旦出口下滑,国内消费尚不足以完全“托底”。

美国企业本身全球化程度也高于中国,可以部分转向其他供应国(墨西哥、越南、印度);中国企业虽然开始“南向布局”,但过程慢、门槛高、且很多产品技术附加值低,不容易立刻找到替代市场。

综合以上分析,在当下的贸易战中,美国以压倒性的出口逆差和强势消费市场显然占据优势,有着更大的回旋余地。

诚如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日前在做客CNBC《财经论谈》节目中所说:“中国(中共)对我们加征关税后,我们会损失什么?我们对他们的出口只有他们对我们出口的五分之一,这是一个他们必输的牌局。”

责任编辑:金岳

相关新闻
王赫:中共报复美国加征关税 祸害无穷
中美关税战开打 专家析时局走向
王友群:为什么中共要与美国打关税战?
贸易战加剧出口难度 中国通缩压力持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