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叶泽宇香港报导)有团队透过问卷调查访问葵涌区工业大厦的住户,发现工厦单位分间数量平均是15.6间,比一般㓥房的3.2间多出近5倍,其中最多可以一个单位分间出60个房间。在政府计划立法取缔劣质㓥房下,逾五成受访者担心未来因此需搬迁,团队建议当局全面检视现行清拆及安置政策,确保提供适切措施支援予受影响的工厦住户。
葵涌㓥房街坊会及圣方济各大学汤罗凤贤社会科学院研究助理教授梁嘉敏联合进行调查,于去年10月至12月透过问卷调查葵涌区工业大厦共834户住户,最终只有66户能成功访问。团队指出,不少工厦居民担心被发现居于工厦而被逼迁或引致法律责任,反映他们对于被执法下引起的后果的无助及担心。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工厦住户单位的分间单位面积中位数为150呎,工厦单位分间数量平均是15.6间,比一般㓥房的3.2间多出近5倍,其中分间最多的一个单位分间出60个房间。
而工厦住户租金中位数是4,000元,相比一般㓥房租金中位数的5,000元低两成,但相对2022年的工厦租金中位数3,600元增加超过一成。
调查团队指出,工厦㓥房单位明显较私楼㓥房单位面积大,能吸引经济能力不足、但需要较宽敞居所的住户。但工厦㓥房租金整体上升,趋近于一般㓥房。
至于工厦单位的居住环境,团队指相较2022年略有改善,其中需要共用厕所的比例由43.7%下降至39.4%,单位没有厨房由61.2%下降至48.5%,通风局促由67.5%下降至47%,收不到电话讯号由42.5%下降至33.3%等。反映业主对工厦单位的翻新和提升单位的卫生环境,以增加单位的吸引力。调查亦发现越来越多家庭和年轻情侣选择入住改善后的工厂大厦。
团队使用“世界卫生组织五项身心健康指标”(WHO-5)来评估住户的身心健康状况,结果显示工厦住户的身心健康指标较合格分为低。访问亦发现工厦单位除用作居所外,亦为乐队演奏房、办公室、派对房间、货仓等,反映居住环境可能经常有陌生人出入,这或会对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感产生影响。
政府正酝酿取缔劣质㓥房的立法框架。五成三受访工厦住户表示“非常担心”或“担心”需因此搬迁,五成一受访者表示“非常担心”或“担心”未来两年内将面对屋宇署执法行动或业主迫迁。
如遭取缔,近七成受访者希望以“中转屋”单位形式作安置安排;近七成工厦住户认为应原区安置受取缔影响的居民;近八成受访工厦住户表示在面对迫迁时,会愿意迁入在市区中转屋;近九成受访工厦住户认为政府应该确保全港五区设有中转屋单位。居住年期方面,占六成五的工厦住户认为安置单位应提供至少10年以上居住年期。近八成五受访者表示希望获得搬迁津贴;超过七成支持“现金津贴试行计划”恒常化。
葵涌㓥房街坊会指出,政府取缔劣质㓥房未有将工厦等类型㓥房纳入取缔的对象中,当中亦未有安置的安排。该会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全面检视现行清拆及安置政策,确保提供适切措施支援予受影响的工厦住户,并放宽安置资格,若住户接获清拆命令即可进行公屋入息及资产审核,如合乎资格,可豁免入住临时收容中心,直接入住中转房屋,以减少受影响住户在短期内的搬迁次数。
街坊会又促请当局设立起始租金,恒常化关爱基金“因屋宇署执法行动而须迁出工业大厦非法住用处所”搬迁津贴、“现金津贴试行计划”“改善家居援助计划”,及与电力公司合作恒常化“燃料费资助计划”补助㓥房户的额外燃料费支出。
圣方济各大学汤罗凤贤社会科学院研究助理教授梁嘉敏表示,留意到工厦住户身心健康指标较合格分低,希望大家关注工厦住户担心巡查要迫迁、多人出入,居住环境也有虫患、鼠患等,之后的调查可以深入关注身心健康状况,亦希望向工厦住户提供心理健康支援。@
责任编辑: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