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发育儿补贴委员提议冻卵 专家民众齐吐槽

人气 2797
PlayListen to More News

【大纪元2025年03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面对中国人口减少、女性生育率低的问题,中共政府宣布今年起发放育儿补贴刺激生育,也有人大代表提议试点开放单身未婚女性冻卵。对此,专家和民众有不同看法,这些措施能奏效吗?

中国民众吐苦水:养娃太费钱

中共总理李强在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央政府将“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增加普惠托育服务”。话题在大陆社交媒体上引发热烈讨论。许多网民疾呼“养娃难、快落实”,但也有人质疑“补贴资金从何而来?”

大陆网民纷纷留言表示,“快落实”,因为“养娃贵”或教育成本太高。其中贵州网民“长长长678”说:“赶紧通过,现在养个娃太费钱了。”

但也有不少网友对官方说辞不以为然,甚至持怀疑的态度。浙江网民“我不喜欢这世界_无感”和云南网民“废柴白痴”皆质疑:“钱从哪来?”

还有人抱怨,就算九年义务教育免学费,但课后延时费、资料费和课外阅读等各类辅导费越收越多。

云南昆明的杨姓家长对美国之音表示,“在中国的教育成本真的太高了”。

杨先生说,他小孩才小学六年级,虽然是公立免学费,但每年其他辅导等杂费也得花上3万人民币,这在当地算中等开销,因为私立教育的基本开销可能每年超过10万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参加各类才艺班的费用。

人口专家:育儿补贴难拉抬生育率

台湾人口专家、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文山对美国之音表示,多数华人社会、包括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发放育儿补贴之类的大撒币政策对提升生育率的效果并不显着。

杨文山说:“我觉得,这是一个无底洞,我就讲韩国的例子,他们从2006年到2024年,在提升生育率跟家庭政策,一共花了2500亿美金,但是对提升生育只有很少很少的效果。”

他说,东欧国家波兰近期的经验也证明,洒币政策拉抬生育率的效果有限且短期,无法长期持续。

该专家表示,中国已出现人口减缓的惯性,再加上高龄人口多,每年死亡人口高过出生人口,因此,中国人口减少是无可避免的长期趋势。

根据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去年发布的2024年生育报告显示,中国2023年的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0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倒数第二”,因此全面鼓励生育刻不容缓。

杨文山分析,中国的总和生育率须维持在1.4左右,才能支撑其发展动能,但很多都会地区,如上海的总和生育率恐已低于0.8,即因女性晚婚晚育、且教育内卷化加大育儿成本。另外,青年人失业率过高,回家啃老躺平、难婚难育都是中国生育率不振的根本病灶,“就算要洒币,也要洒对地方”,须先从社会制度和教育观念的改革做起。

大陆女性男性都不愿面对生育引起的风险

今年两会有中共政协委员提出试点开放单身未婚女性冻卵。对这些旨在提升中国低迷的生育率的提案,大陆不少女性和男性都不买账。

去年自北京移居至泰国的80后女孩(匿名)告诉自由亚洲电台,生育不仅攸关女性,许多中国男性也没有一定要生育的执念。“大家天天讨论婚育和人口,讨论完就一起破口大骂”。她说,一名男性朋友在小城市的事业编制,“现在基本已经决定放弃生育了,不过还有恋爱结婚的打算”。

该女孩还表示,政府补贴额度可能不够坐月子或买到好的奶粉,除此之外,许多家庭也承担不起女性因为生育而失业的风险。

据澎湃新闻报导,上海市政协委员陈芳源已在2025年的上海两会提出,在浦东新区试点开放未婚女性“冻卵”的建议。她认为,实施健康未婚女性“冻卵”可以对提高生育率起到一定作用。但目前在中国,冻卵的应用仅限于已婚女性的不孕症治疗,以及为肿瘤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

提出相同概念的还有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市中医药协会会长章勤,让暂时不想生育,但未来有生育计划的女性可以合法参与“生育保卫战”。

中共越催生 人口出生率越低

自中共2015年放开一胎化政策以来,中共政府分别在2016年、2021年开放生育二胎和三胎,在2022年起推动“新婚育文化”,企图透过降低经济负担和鼓吹传统观念等手段,营造有利于生育的“社会氛围”。显示中共为了刺激生育已经不遗余力。

但中国生育率从2016年的1.77跌至2024年大约1.09左右。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仅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9‰,已连续3年负增长。◇

责任编辑:李玲

相关新闻
中国首条“婚育文化街”宣传催生 引争议
中共监测人口电话催生 分析:计生手段再现
甘肃最大县每月新生儿不足5人 官方急催生
美中关税战升级 中共称奉陪 业界叫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