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舟:俄乌战争凸显欧洲军力欠账有多大

人气 3606

【大纪元2025年03月09日讯】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强势推动俄乌停战谈判,欧洲终于意识到需要承担更多自身安全责任,还要为支持乌克兰更多出力,欧盟近日提出了最高约8,000亿美元的国防支出方案,以尽力弥补以往在军事投入上的欠账。

欧洲各国的军事实力

在全球火力排行榜上,欧洲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土耳其、意大利分列第6、7、9、10位;德国、西班牙分列第14、17位;乌克兰第20位;波兰、瑞典、希腊分列第21、27、30位;不在欧洲的加拿大,排在第28位;荷兰、挪威、瑞士、丹麦、芬兰挪威分列第36、38、44、45、48位;之后是罗马尼亚(51)、匈牙利(55)、比利时(61)、保加利亚(62)、奥地利(68)、斯洛伐克(71)、克罗地亚(74)、阿尔巴尼亚(78)、立陶宛(88)等。

全球火力排行榜上的前10位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韩国、英国、法国、日本、土耳其、意大利;第11至20位是巴西、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德国、以色列、伊朗、西班牙、澳大利亚、埃及、乌克兰。

欧洲国家虽然普遍比较发达,但没有投入足够军费充实军力,安全上主要依靠美国。俄乌战争爆发后,武器装备援助仍然是美国占了大头。随着美国推动俄乌停战,明确表示不会派维和部队进入乌克兰,欧洲不得不自行组建维和部队,各国兵力不足的问题马上浮现。

2025年2月17日,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的英国士兵在罗马尼亚参加演习。(Andrei Pungovschi/Getty Images)

欧洲各国的兵力

俄乌战争三年,俄军总计伤亡约87.5万人,2025年前两个月伤亡约9万人;2月份总计伤亡35,140人,比1月份减少了1.3万人,平均每天约1,225人,却是2024年8月以来的最低数字。

从2024年5月以来,俄军平均每天的伤亡数字都超过1,000人;2024年12月最高,平均每天伤亡约1,570人;2025年1月次高,平均每天伤亡约1,556人。俄罗斯不断征召新兵,目前总兵力达到了约132万人,地面部队应约90万人,投入俄乌战场约60万人。乌克兰总兵力自称88万人,但不可能全部投入前线激战地区,在长达超过1,000公里的战线上都要部署兵力,还需防卫整个国土,总体上仍处于劣势。

莫斯科放言可以实施总动员,将总兵力再增加到200万人。这可能是克里姆林宫在争取谈判筹码的手段之一,俄军不仅仅想侵占乌克兰,还准备应对北约。相比之下,欧洲各国的兵力就少多了。

2025年3月7日,乌克兰士兵在基辅向阵亡将士致敬。(Genya Savilov/AFP via Getty Images)

按照世界各国现役兵员的排行榜,进入前10的欧洲国家中只有乌克兰,排在第6位;土耳其第15位,兵力约35.5万人;波兰、法国第25、26位,各约20万人,仅次于台湾;英国第30位,约18.5万人;德国第31位,约18.2万人;意大利第35位,约16.6万人;希腊第40位,约14.3万人;西班牙第41位,约13.3万人;之后是瑞士约10.2万人(51)、罗马尼亚约8.1万人(57)、不在欧洲的加拿大约6.8万人(61)等。

目前乌克兰兵力在欧洲最多,却要由欧洲出兵维持和平,但各国兵力都短缺。土耳其的兵力第二多,但基本不可能介入俄乌冲突。俄乌战争目前主要是陆战,陆军兵力才最关键。

2025年3月4日,法国士兵在法国东南部的坎茹埃尔军营参加演习。(Miguel Medina/AFP via Getty Images)

欧洲主要国家中,陆军最多的是法国,约11.9万人。法国和英国承诺派出3万人的维和部队进入乌克兰;但英国陆军只有约7.4万人,还有海军陆战队约6,000人,不知会如何调配。假如停战后,俄军不遵守协议,英法有限的联军恐怕很难抵御俄军进攻。其它国家目前尚未承诺出兵。

波兰陆军约11万人,离乌克兰最近,深知唇亡齿寒,已经很积极地支援乌克兰,但派兵进入乌克兰会相当谨慎。

意大利陆军近10万人,西班牙陆军约8.6万人,德国陆军约6.3万人,其余国家就更少了,各国应会扩大征兵,但不知有多少欧洲人自愿入伍。

2025年2月11日,欧洲各国的主战坦克在德国格拉芬沃尔参加国际坦克挑战赛。(Sean Gallup/Getty Images)

欧洲各国的陆战装备现状

欧洲国家的陆军兵员不足,陆战装备数量也不足,几个主要国家的坦克都比较先进,但数量有限。英国拥有坦克超过300辆;德国、西班牙各约300辆;法国超过200辆;意大利约200辆。

土耳其拥有超过2,000辆坦克,在北约欧洲各国中最多,排在世界第8位;其次是希腊有超过1,300辆,但这两国军队基本不可能进入乌克兰对阵俄罗斯。乌克兰获得各国援助的坦克,加上缴获的俄军坦克,总数可能达到上千辆,超过波兰拥有的坦克约600辆。

仅2024年,乌克兰就宣称摧毁了超过3,000辆俄军坦克;各国援助乌克兰的坦克同样遭受了一定损失,现在把北约各国真能拿出的坦克放在一起,也不可能超过3,000辆。

俄乌战争中,火炮在攻防两端都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乌克兰得到各国援助后,现有自行火炮超过600辆、拖曳火炮超过600门、火箭发射器近300套,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俄军的兵力优势。

2025年2月9日,乌克兰士兵在兰波克罗夫斯克前线操作法国援助的凯撒榴弹炮。(Pierre Crom/Getty Images)

欧洲各国中,火炮数量最多的是土耳其,拥有自行火炮超过1,000辆、拖曳火炮超过1,700门,但应该不会进入俄乌战场;希腊有自行火炮、拖曳火炮各约600门,罗马尼亚也有拖曳火炮720门,估计这两国的火炮都不会进入俄乌战场。

波兰拥有自行火炮677辆;之后是德国有自行火炮134辆,火箭发射器33套;瑞士有自行火炮133辆;法国有自行火炮96辆;意大利有自行火炮64辆,火箭发射器21套;西班牙有自行火炮92辆、拖曳火炮287门。芬兰有自行火炮107辆、拖曳火炮超过600门,因与俄罗斯接壤,主要用于本土防卫。

俄军现有自行火炮超过5,000辆、拖曳火炮超过8,500门,火箭发射器约3,000套。俄军前线每天最多时发射2万枚炮弹,1个月应消耗60万枚,1年应消耗720万枚。据估计,俄罗斯炮弹年产量约在300万至450万发之间;朝鲜应该向俄军交付了600万发炮弹。

北约各国的火炮更先进,但数量有限,炮弹储备和生产能力相应都较低。按照欧盟的计划,2025年底可将炮弹年产量提高到200万枚,其余订单仍要交给美国。

近日,英国承诺了对乌克兰的新一轮军援,包括1万架小型自杀无人机,类似于弹簧刀,订单还是由美国公司承接。欧洲的陆战装备有限,军工企业欠账较多。

欧洲各国的军费开支

英国的国防预算在欧洲各国中最高,约715亿美元;法国约550亿美元;德国约500亿美元;波兰约487亿美元;土耳其约470亿美元;不在欧洲的加拿大约410亿美元;意大利约300亿美元;荷兰约270亿美元;瑞士约250亿美元;西班牙约234亿美元;瑞典约130亿美元;比利时约102亿美元,其余国家在100亿美元以下。

这些加在一起,与美国年度国防预算8,950亿美元仍难以相比。中共的军费至少应约2,700亿美元;俄罗斯军费已增加到约1,260亿美元。

欧洲主要国家的军费有限,又更多用在了空军和海军上,陆军装备投入较少。

2025年3月4日,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左二)参观威尔士亲王号航空母舰。(英国国防部)

各国军费更多花在海、空军

法国空军拥有战斗机192架,包括飙风战斗机100架;海军另有41架。

英国空军拥有战斗机140架,包括33架F-35B、107架台风战斗机。

意大利空军拥有战斗机138架,包括31架F-35A/B、79架台风战斗机。

德国空军拥有战斗机211架,包括163架台风战斗机等。

西班牙空军拥有战斗机138架,包括68架台风战斗机、70架F/A-18大黄蜂战斗机。

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都正在接受F-35战斗机,替换原有的战斗机;德国、芬兰、希腊、波兰、罗马尼亚、瑞士、加拿大也相继订购了F-35战斗机。F-35项目各国均摊费用、共同采购,单价仍在8,000万至1亿美元之间。法国努力保持军工自主独立,自行开发的飙风战斗机单价超过了1亿美元。欧洲多国共同研发、采购的台风战斗机,单价也超过了1亿美元。

英国有2艘航母,单价约97亿美元;有6艘驱逐舰,单价至少15亿美元;8艘大型巡防舰,单价约1.27亿美元;5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单价约20亿美元;4艘战略核潜艇,1995年的单价就约15亿美元,下一代潜艇首舰投入约100亿美元。

2025年3月4日,法国航空母舰戴高乐号停靠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Roslan Rahman/AFP via Getty Images)

法国有1艘航母、3艘两栖攻击舰、11艘驱逐舰、6艘大型巡防舰、5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和4艘战略核潜艇,总花费与英国大概差不多。意大利有1艘轻航母、1艘两栖攻击舰、12艘大型巡防舰或巡逻舰、6艘攻击型潜艇。德国海军有11艘大型巡防舰、6艘攻击型潜艇。西班牙海军有1艘两栖攻击舰、10艘大型巡防舰、2艘攻击型潜艇。荷兰海军有6艘巡防舰、3艘攻击型潜艇。

欧洲离俄罗斯稍远的国家,更担心俄军舰队、飞机和导弹的袭击,在海、空防御和远程打击上都花了不少钱,陆军装备和兵员欠账较多,只有少数靠近俄罗斯的国家,在地面部队上有较大投入。

这应该反映了欧洲主要国家典型的防御思路,希望凭借海、空力量的优势,阻止俄军从空中和海上发动的攻势。多数国家认为俄军暂时打不到家门口,因此对俄军地面攻势准备不足,也没打算强力反攻。若欧洲真发生大战,还是要靠美国介入,一线的地面防御也始终主要依赖美军。

欧洲各国商讨向乌克兰派驻维和部队,御敌于国门之外,但各国陆军较弱,不敢轻易承诺。各国有再多的战斗机,未来还会有更多的F-35,却不知是否能进入乌克兰领空参加维和任务。欧洲弥补军力欠账,还需多年努力,无法一蹴而就。因此,乌克兰最希望得到的还是美国的保障,也就不难理解了。

大纪元首发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泽连斯基:愿在川普领导下推进和平进程
超震撼 NASA捕捉到超音速飞机突破音障瞬间
美国暗示在日本部署堤丰中程导弹 剑指中共
中共对台文攻武吓升级 分析:虚张声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