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查获中国逃税团伙 冻结7千万欧元资产

人气 903

【大纪元2025年03月08日讯】意大利金融警察3月6日(周四)查获了一个由多名中国商人组成的犯罪企业,涉嫌伪造文件逃避关税。警方冻结17名涉案嫌犯价值约7000万欧元资产。此举正值欧洲强化查缉中国进口商品逃税行径之际。

据中央社报导,意大利金融警察冻结嫌犯资金的行动是根据欧洲检察署(European Public Prosecutor’s Office, EPPO)罗马分部发动的调查,该案代号“巨龙”(Dragone)。

3月6日,意大利在罗马与佛罗伦萨的金融警察,冻结了17名进口中国商品逃税案嫌犯约7105万欧元(约合7673万美元)的资产,嫌犯从中国进口的逃税商品包括衣服、皮包与配件等。17名嫌犯中有13人是中国裔,4名是意大利人。

调查指称,由中国商人成立的犯罪企业,创建了一个由29家公司组成的网络,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普拉托(Prato)、罗马等地违法进口中国商品,逃避关税与增值税。

根据调查,这些中国商品会先从保加利亚、匈牙利、希腊等地“清关”(完成报关流程),再送到意大利的转运中心。随后这些货物会在“虚构营运商”之间转手,制造许多“不存在交易”的发票。

“今日罗马”(Roma Today)报导,该犯罪集团的主要负责人是一对中国夫妇,他们通过众多合法公司和专业人士,将中国制造商品引入意大利市场,并在欧盟其它成员国自由流通,完全规避增值税。

欧洲检察署3月3日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显示,诈逃增值税是欧盟财政损失的最大宗犯罪来源,占比53%。报告指出,诈逃增值税的手法主要通过进口手机等电子产品,已形成系统性组织犯罪。

报告分析,除了谎报低价免关税,中国网购品进口商也会通过谎报产品将转送到其它欧盟国家,进而免交比利时增值税,但实际却流入黑市贩售。

比利时《标准报》(De Standaard)报导,特穆(Temu)等中国电商成为逃税温床,据欧洲检察署的年报,去年造成比利时6.11亿欧元的财政损失。比利时列日机场是中国网购品主要转运中心,平均每天有20万个包裹来自中国。

欧洲检察署指出,为了避免东窗事发,中国商人成立的逃税企业通常只会存在2年,接下来就会创建新公司取而代之,以避免被追查。

责任编辑:张婷#

相关新闻
前FBI线人因逃税和虚假指控拜登父子受贿被判刑
税局发起新行动 严打逃税房主 追讨12亿税款
窝藏非法移民及逃税300万 宾州公司老板认罪
欧盟因犯罪年损248亿欧元 中国网购逃税成大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