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05日讯】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佳音时刻》,我是佳音。
今日焦点:美欧俄乌各有盘算 国际形势大解密;利用中国网购逃税 欧盟损失惨重;中国仿古项目破碎 花大价钱造古城游客不买账。
美欧俄乌各有盘算 国际形势大解密
上周,美国总统川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不欢而散,备受瞩目的美乌矿产协议告吹。
在谈判之前,乌克兰民众满心欢喜,认为战争将很快结束。在川普与泽连斯基争吵之时,乌克兰驻美女大使眼含热泪,她捂着脸颊,神情崩溃。
泽连斯基却神情平静,他离开白宫后,去往英国,并在英国受到热烈欢迎。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与他拥抱,并表示,英国支持他。
3月1日,英国和乌克兰签署了一项价值约为28.4亿美元的贷款协议,以支持乌克兰国防。伦敦方面称,这是英国坚定不移地持续支持乌克兰人民的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这28.4亿美元是欧洲冻结俄罗斯资产的利息。而且这笔款项并不是无偿援助,而是贷款。也说是说,战争结束后,需要乌克兰人民偿还。
虽然欧洲方面对泽连斯基的做法表示支持,但在周日(3月2日)的伦敦峰会上,欧洲领导人普遍认为,没有美国的支持,就无法实现乌克兰的和平,也无法保护欧洲免受俄罗斯的侵害。
也就是说,虽然欧洲承诺增加国防开支,誓言要对自身安全承担更多责任,但如果没有美国的保护,欧洲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保护自己。这不仅是乌克兰的安全问题,也是整个欧洲大陆的安全问题。
这也是乌克兰和欧洲努力让美国参与其中的原因。但美国愿意吗?从川普总统一系列的操作来看,美国不愿意。一直以来,美国外援支出相当庞大,以至于美国民众承担着很高的税负。川普总统就任后,大力削减各项预算,希望降低民众承担的税负。
反观欧洲,欧洲各国的国防支出极少,仅有国民生产总值的2%。他们不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依赖于美国的保护,用节省下来的军费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从国民福利来看,欧洲民众享受的福利,远远超过美国民众。
这么多年下来,各国似乎已经习惯了美国的付出,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这就是为什么泽连斯基会在公开场合与美国正副总统吵架;也是美方指责泽连斯基不知感恩,不尊重美国的根本所在。
经济学家程晓农在他的自媒体节目《政治最前线》称,此前美国财长到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泽连斯基没有签。而是去了美国,这是因为他想找机会将美国拖进俄乌战争,让美国派兵帮他收复失地。所以他才在众目睽睽之下发作,想要道德绑架川普。但川普的思路很明确,他是美国的总统,要保障的是美国人的利益,所以拒绝。
程晓农分析,如果美国参战,很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因为美国的精力有限,如果他选择和俄罗斯开战,就不可能将精力放在东亚,到时中共发起战争,台湾,甚至东亚危矣。
程晓农还称,那么,美国在欧洲的战争会顺利吗?不会,因为欧洲各国虽然表面支持乌克兰,但事实上,他们的立场却十分微妙。在俄乌战争期间,欧洲各国一直向俄罗斯购买能源,甚至比中共还多。有数据显示,俄国40%的能源卖给了欧洲,27%的能源卖给了中共。如果欧洲没有从俄国进口那么多能源,俄国根本拿不出这么多资金来支持战争。所以,美国真的和俄罗斯开战,他面对的敌人可能不止俄国,还有欧盟和中共。届时,很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程晓农表示,川普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不可能向乌克兰派兵。
欧洲部分领导人也看到了川普的决心,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柏林办公室主任亚娜‧普列林(Jana Puglierin)说,“在我看来,很多人仍未完全接受这一事实,川普根本不想扮演欧洲人希望他扮演的角色。”
她在X平台上对英国首相斯塔默的言论发表评论:“‘美国强力支持’不会实现。”
但一些欧洲官员认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尝试,尽管他们私底下仍对川普表示不满。
说完欧洲,我们再来看泽连斯基。据路透社报导,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周日表示,虽然他和美国总统川普当众争吵,但他相信自己可以挽救与川普的关系,但会谈需要闭门进行。
泽连斯基重申,乌克兰不会在和平协议中向俄罗斯割让任何领土。他表示,他仍愿意与美国签署矿产协议,并称将与欧洲领导人讨论向美国提交和平计划草案。
泽连斯基表示,他认为美国不会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因为作为“文明世界的领导人”,他们不会愿意帮助俄罗斯总统普京。
但泽连斯基同时表示,他做好了应对任何结果的准备。
泽连斯基告诉记者,“至于挽救关系,我认为我们的关系将会继续下去。”他补充,“我认为,这种讨论不应该完全公开……,我认为,目前发生的情况并没有给我们这些合作伙伴带来积极或额外的好处。”
说完泽连斯基,我们再来看中共这边。当外界问起如何看美乌两国领导人激烈争吵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仅回应,“注意到有关报导”。
随后,彭博社记者追问:“外交部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美国总统川普上周五在白宫的会谈有何评论?有分析人士称,中国可能会向乌克兰派遣维和人员,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林剑称,“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我们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
好,关于国际形势,我们就说这么多,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一则消息:
利用中国网购逃税 欧盟损失惨重
欧洲检察署3月3日发布2024年度报告,指出去年共进行2,666项调查,估计这些犯罪让欧盟的损失超过260亿美元,其中53%为诈逃增值税,金额超过138亿美元。
欧洲检察署是欧盟于2017年成立的独立司法机构,负责调查影响欧盟财政的犯罪活动,包括逃税、洗钱及贪污等。该组织的调查范围是,涉及欧盟资金1万欧元以上,或跨境增值税1,000万欧元以上的案件。
据中央社报导,该报告特别指出,诈逃增值税的犯罪模式主要通过进口手机等电子产品,且已发展为系统性的组织犯罪。例如部分业者收取消费者支付的增值税额后,却未如实申报,或利用低价网购产品的免税优惠,故意低报产品价值,以达到逃税的目的。
目前,对于150欧元以下的小额包裹,欧盟免收关税。然而,欧盟执行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于今年2月宣布,将取消此项优惠。报告显示,2024年预计有46亿件低价商品进口到欧盟,平均每天约有1,200万个包裹,其中91%来自中国,与2023年相比,2024年的增幅超过一倍。
比利时《标准报》称,中国电商平台,比如Temu等,已成为逃税的温床。根据欧洲检察署的报告,这类逃税行为让比利时财政损失金额高达6.11亿欧元,合计约6.42亿美元。作为中国网购商品的主要转运中心,比利时列日机场每日平均处理约20万个来自中国的包裹。
报导分析,除了低报商品价值以获取免关税优惠外,一些中国进口商还利用虚假申报等方式,让商品看似运往欧盟的其它国家,以规避比利时的增值税。但实际上,这些商品却进入黑市,进行销售。
欧洲检察署的年报还揭露了另一种涉及中国进口产品的逃税模式。去年4月,当局查获一批来自中国的电动单车,业者为了躲避欧盟对整车进口的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ies),将单车拆解为不同零件分批进口,进入欧盟后再重新进行组装。
中国商品因其低价充斥欧美市场,但如果欧盟和美国一样,取消对小额包裹的豁免关税,那么对于中国的一些企业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
好,关于逃税的问题,我们就说到这里,下面来看一则来自中国的新闻:
中国仿古项目破碎 花大价钱造古城游客不买账
为了吸引游客,中国各地早年在中共当局的鼓励下,掀起仿古热潮,大量仿古城镇拔地而起。但这些投入巨额资金打造的“古城古镇”,却因无人游览,成为荒废之地,有的甚至被民众戏称为“鬼城”。
近日,位于湖南张家界,投资25亿人民币的大庸古城成为舆论焦点。据称,大庸古城在运营的三年多时间里,累计亏损金额超过5亿人民币,目前已进入破产重整阶段。
据陆媒报导,大庸古城自2021年建成后,客流量一直不佳。2024年上半年,大庸古城仅有2300人购票,日均购票人数不足20人。许多游客在网上留言,称大庸古城很是“荒凉冷清”,游客极少,还没有商家多。
作为中国知名的旅游胜地,张家界景色极美,甚至是电影《阿凡达》的取景地。
但坐拥张家界景区的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却陷入破产边缘。
据陆媒报导,2024年12月,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进入预重整程序。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在四年内累计亏损7亿人民币,仅2024年上半年就亏损了6116万,其中包括在大庸古城。
大庸古城位于张家界市中心区域,2016年动工,历时6年建成,原本寄望成为张家界市中心的旅游文化地标,但古城自运营以来,连年亏损。根据财报,大庸古城运营三年半,亏损高达5.47亿。
有意思的是,大庸古城的收入中,大部分来自停车场。这就意味着,驾车到张家界游玩的旅客,即使到了大庸古城的门口,也不愿意进入古城游览。
对此,有网友留言,中国每个朝代的风格并不一样,差异很大。但中国各地建造的古城,就像是复制黏贴的,相似度高达99%,千篇一律,没有看的欲望。
有网友称,古建筑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民俗及特色。但现在的人只想着赚快钱,建造的“古城”就是一个快消品,没有一点的文化传承。游客们又不是傻子,破产是早晚的事。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24中国古镇旅游发展报告》显示,有51.3%的受访者认为古镇之间“有一些相似”,有38.5%的受访者则认为“极为相似,没有特色”。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大庸古城的困境不是个案,许多地方政府曾一窝蜂推动的仿古项目,如今却迎来惨淡结局。
2012年,中国古城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林鹏曾指出,当时中国有2800多座古城镇已经开发,或正在建设中。
2016年,中共住建部等部门更是出台政策,鼓励各地打造“特色小镇”,带动了一波仿古建设浪潮。
最终,这些项目由于同质化严重、运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问题,面临困境,有的甚至已经倒闭。
例如,陕西蓝田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仅营运4年便因客流稀少而被拆除;成都龙潭水乡也是“门可罗雀”,周边村民甚至在空地上开荒种菜。
再例如,投资40亿元、号称按国家5A级标准建设的济南宋风古城,自2019年开工以来便备受瞩目,2020年更被列为山东省的“明星项目”,该项目原计划在一年内吸引500万名游客。结果,古城的一期工程烂尾停工。如今5年过去,园区内杂草丛生,十分荒凉。
北京旅游学会理事刘思敏指出,2016年各地跟风建设特色小镇,许多地产商为分一杯羹,也积极投资此类项目,但因为他们缺乏旅游管理经验,以致项目沦为空壳。2018年,中共发改委对全国特色小镇进行测评,结果有419个“问题小镇”被淘汰整改,其中包括许多仿古项目。
《佳音时刻》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