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内需不足,具体表现为消费疲软、房地产与股市低迷、外资撤离、失业率高等。今年的中共两会,外界认为核心议题仍然是经济。美国智库专家认为,中共今年如何提振国内消费成为关键,此次两会将更强调内需,而国内的挑战比来自美国的挑战更严重。
中共高层多次承认内需不足
中共政协和人大会议(两会)分别于3月4日至10日和3月5日到11日召开。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强将于5日人大会议开幕当天作政府工作报告。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房地产、股市双跌,外资撤离,失业高企。消费者信心疲软,至今仍未反弹。去年9月,中共当局宣布刺激计划,但并未起到作用。去年12月,中共党魁习近平在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承认,中国经济运行面临重要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内需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数据显示,中国的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020年,中国的最终消费率接近55%,而一般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约为80%。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更是呈现下滑趋势,从1990年的49.7%下降到2021年的38.2%。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分析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消费方面,中国的消费仅占GDP的39%,远低于其它发达经济体的50%至60%。
根据中共官媒报导,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8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本次全国人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扩大国内需求,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等。
而在2024年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强则说,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保持社会稳定。
对此,甘思德表示,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得非常不确定。它试图说一切都进展顺利。其目标与前一年相比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今年将专注于提高国内消费。
他提到,这次《求是》重新刊发习去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重点关注国内消费。这是一个信号。
甘思德还提到,在解决消费需求方面,当局会有所保留。由于没有足够的教育和医疗保险支持,以及房价大幅下跌,中国人的预防性储蓄率仍然非常高。
“除非有足够的社会保障网络并解决这些其它问题,否则我们不会看到消费按其需要增长。”甘思德说。
美中贸易战升级 分析:中国内部挑战更严重
外交政策通常不是中共两会的中心议题,但目前的美中贸易战已成为影响两会政策的重要因素。
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上任近两个月以来,先后两次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使加征关税的幅度达到20%。美中两大经济体正走向激烈对抗。
《华尔街日报》报导,川普宣布对华再加征10%关税的几个小时后,中国企业陷入惊恐。福建厦门律师崔曙在办公室突然接到大量企业客户的电话和短信,他们急切地向崔曙寻求如何应对美国最新关税计划的建议。
美国新一轮对华进口关税于3月4日生效。中共官方3月4日随即宣布,自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产品加征关税,鸡肉、小麦、玉米、棉花等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等。
不过,甘思德认为,在习近平及中共领导层看来,相比来自美国的挑战,他们面临的国内挑战更严重。
责任编辑: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