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4月01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吴瑞昌编译报导)尽管城市高速公路能让人们更快到达目的地并聚集在一起,但有科学家却发现,美国的城市高速公路可能也会减少邻近社区的社交机会,这一结果与互联网减少面对面社交的现象有相似之处。
大城市是当代社会主要的活动中心,具集中资本、促进多样性和创新活动等能力。为此,政府持续为大城市建设高速公路、道路、地铁和机场等多项交通设施,以提升城市的交通便利性、交流能力,并扩展其经济圈。
美国是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国家,因此各大城市通常会建设高速公路。多数人认为高速公路有助于缩短距离,但一些研究指出,交通繁忙的道路可能减少社区间的联系,甚至破坏社区发展所需的凝聚力。
然而,这些研究因调查规模小、关联性无法进一步量化,且未充分考虑社会关系等因素,而未能得到证实。
最近,丹麦哥本哈根资讯科技大学(IT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研究人员首次将地理数据与线上社交网络的位置数据结合,详细描述并量化了这些屏障效应。最终得出结论:高速公路在提升交通便利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邻近社区的社交机会,该研究成果于3月初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这项研究的一大特色是,研究人员首次定性描述了这些屏障效应,并对其进行量化,让所有人能清楚看到实际变化和数据。
他们将美国50个最大城市的高速公路数据与线上社交使用者网络数据(含地理定位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量化高速公路对城市产生的屏障效应。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在城市地图上添加了街道、河流等地理特征作为第二层数据,并与自2013年以来100万名原推特用户的大致家庭住址进行详细比对,以计算屏障效应的强弱。
比对结果显示,城市高速公路与社会连结性下降有关,且其屏障效应在所有50个城市均有体现。该效应在5公里以内最为显着,影响范围可达20公里,但超过20公里时,高速公路则有助于与其它地区建立联系。
该项结果显示,城市高速公路对美国俄亥俄州第二大城市克利夫兰市(Cleveland)和美国佛州奥兰多市(Orlando)产生的平均阻隔效应增加16%,在50个城市中最高;而俄勒冈州波特兰(Portland)的平均阻隔效应仅增加1%,是50个城市中最低的。
研究人员还发现,屏障分数排名靠前的克利夫兰、奥兰多、密尔瓦基(Milwaukee)城市,与早期的种族隔离政策存在一定关联。原因是美国政府曾将部分高速公路作为分隔不同种族社区的工具,然而其它城市并未显现出这类明显问题。
该团队表示,此次研究将郊区居民排除在外,仅将城市居民纳入屏障效应的计算范围,原因是郊区居民分布较为零散,且团队缺乏足够证据证明郊区和农村地区存在屏障效应,因此将其排除。
他们还表示,由于这次研究是首创,许多方面尚不完善。未来他们计划在研究中加入水路及其它影响因素,以提高精确性,使这类研究更加完善,并帮助人们更深入了解公共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参与了这项研究的合著者、现任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研究员的桑多尔·尤哈斯(Sándor Juhász)对欧洲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心(Complexity Science Hub)的新闻室表示,“我们在这项研究中,使用美国50个最大城市的社区之间联系,测试建筑环境(城市高速公路)是否会成为他们的联系障碍。最后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就如我们先前预想的那样。”
尤哈斯接着说:“具体而言,这意味着如果两个人分住城市高速公路的两侧,他们之间发生社会接触的可能性会降低。”
哥本哈根资讯科技大学的合著者阿纳斯塔西娅·维博诺娃(Anastassia Vybornova)指出,美国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建造的城市高速公路主要服务于汽车交通,旨在缩短通勤时间并提升城市内出行的便利性。然而,这是有代价的,尤其是在短距离范围内。
尤哈斯则补充道,“如果有人想穿过一条多车道高速公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因此,高速公路在长距离上起到连接作用,但在短距离上却造成分割。”
他还表示:“目前要将社会联系绘制到如此详细的程度极具挑战,因为尚无全面的数据集可用于这类分析。大多数数据集(如Facebook数据)仅按邮政编码汇总。若要研究高速公路的影响,则需要更精细的数据。不过有趣的是,城市高速公路的屏障效应,已能从这些数据中检测出来。”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