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主场的活动,因为正值年节缺志工,找我去帮忙。我被安插的工作是在厨房洗菜。
每位妈妈在自己厨房里都有他做事的方法,是自己家厨房的女王。一群女王在厨房里会发生什么事呢?
女王们带着僵硬的笑容,竭尽所能地用压抑过的惊叫声,有时是这位对那位说:“啧,这样太浪费了,要这样洗才对”,有时则是那位对这位说:“我开个玩笑,这是常识吧?”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因此随便一句话都像厨房的菜刀一样,刀光剑影,杀来杀去的。我说:“难怪人家说,厨房只能有一个女人。”
女儿听我描述厨房如战场,问说:“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呢?”
首先,因为赶着吃饭,在厨房里动作会很快,是长久练习下来的反射动作在反应,因此没有时间停一下、修饰一下说出来的话。
再者,每个人在自己的厨房都有一套做事的方法,做了那么久,看别人用自己觉得笨手笨脚的方式做事,再加上赶时间,很容易没经过大脑就脱口而出,要别人照着我们的意思做。
第三则是因为每个人在自己的主场都是女王,习惯在厨房有“我说了算”的气势。任谁被这种“我说了算”的口气纠正,都是会不舒服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以上的妈妈在厨房,厨房就会像是战场一样。
爱下指导棋 引爆人际冲突
说来不只是厨房,日常人际互动中,无论在家或在职场,我们经常会因为觉得自己是对的,就忍不住捞过界指教别人。
因为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得很好,会觉得这样才是对的,看到别人做得“不对”,就会忍不住要指点几句。而这种“指导”常常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出于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
然而,当我们站在被指点的那一方时,却未必能够欣然接受,反而会觉得自己被冒犯了——我就生活得好好的啊,为什么要把你的习惯强加于我身上呢?
因应下指导棋 消弭冲突的双赢策略
一、下指导棋一方宜多三思
在生活中,为了避免这种你对、我也对,但就是会起冲突的状况,我们可以掌握“议题分离原则”:
■把自己的事管好就好。
■如果只是看了让我觉得眼睛痛,但没有影响到我,那就处理自己不舒服的感受就好。别人自在,那么多年也活得好好的,就勒住舌头吧。我们何必以关心对方为名,硬是要说两句呢?这么做让彼此心中有芥蒂,对谁有好处?
■如果真的影响到我了,那就选个好时机、好场合,去了解对方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立场,取得彼此的共识。
二、面对指导棋 正念沟通化解冲突
至于被念的人,可以运用正念沟通来应对。
1.觉察自己的情绪:或许是生气?或许是委屈?或许是被看不起?
2.安定自己:如果感到自己被冒犯了,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去争辩“你干嘛这样说话”,毕竟这样只会换来“我又没那个意思”或“你有必要这么敏感吗?”这样的回应。
在不舒服的时候,或许可以选择自我疼惜,去喝口水,上个厕所,安定一下自己。
3.觉察对方的状态:冷静一些后,心有余裕了,再来观察对方的状况。或许是时间很赶,他没有余裕可以好好说话?或许是他平常没有机会练习好好说话?
毕竟,人在忙碌时,所有的能量都拿来专注于手上的事情,除非平常有练习,否则就会用过去成长背景下习惯的方式说话。
4.做个好决定:
■如果是一次性的志工活动,就把这个经验当作人生的观察。先喝口水,深呼吸,把自己当作 ChatGPT,过滤掉不需要的情绪语言,单纯回应指令,把这次的任务做好就好。
■如果要长期接触,适合投资时间与精力,那就找个合适的时间沟通:
(1)询问对方当时那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2)告诉对方我的感受,我的看法,并表达我希望他可以怎么说、怎么做。
(3)邀请对方回馈他的想法,尝试彼此达成共识。
(本文经授权摘编自郭叶珍脸书)
责任编辑:曾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