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翅瓜诞生记

港人在英国遇见百年社区农场

人气 255

【大纪元2025年03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曾莲采访报导)欧罗有机农场创办人黄如荣(Wing),这位来自香港的新移民,在英国的四年里,逐渐融入了当地社区,并透过英国特有的共享农地计划Allotment与本地居民的建立了深厚联系。这片幸运获得的试验田,让他的梦想在这片异国的农田中生根发芽,将香港的饮食文化带到了英国,让更多的香港朋友品尝到那熟悉的滋味,并增进了新移民之间的交流。在春天来临之际,欧罗有机农场推出全新“鱼翅瓜遍地开花计划”,希望有机种植文化走入更多的家庭,进一步加深香港移民与英国社区之间的连结。

黄如荣去年在实验田成功种植了100个鱼翅瓜,带到英国各地与朋友分享。(黄如荣提供)

延续百年的英国社区农地

不经不觉,黄如荣举家移民英国已经四年多,移民前原本没有计划在英国重拾农夫工作,但冥冥中的命运之神还是将他和种植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到英国的时候,在熟悉环境期间四处走走,无意中就发现了一些菜田,很好奇这些田地的主人。”他后来打听到,这些土地是政府提供的共享农地计划,也叫做配额地(Allotment)。这些土地是由地方政府或管理委员会分配,让居民可以申请耕种,主要由个人或家庭租种,并非以营利为目的,延续了英国百年来鼓励自给自足的政策。

Allotment的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当时为了缓解贫困农民的生计问题,贵族和教士开始低价租地给失地农民。19世纪初,配额地作为社会稳定措施得到推广,并逐步发展成城市边缘地区的公共资源。20世纪初,英国政府通过法案正式确立配额地的发展,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因粮食短缺而大幅扩张。然而,战后城市化发展导致配额地大幅减少,直至1999年后,由于食品安全、环保与社区需求的提升,配额地再次受到重视。

与香港短期租赁的“格仔田”不同,英国的配额地通常可长期使用,甚至能够世代相传。许多家庭的长辈开始耕种后,子女、甚至孙辈都可以继续管理土地,让种植技术与生活方式得以延续,这种稳定的土地使用模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也让社区的邻里关系更加紧密。

黄如荣背后的农田,属于英国政府提供的共享农地计划,也叫做配额地(Allotment)。(黄如荣提供)

获得当地人信任 提早进驻社区农地

黄如荣分享:“我对申请Allotment社区农地很有兴趣,但是了解到要排队至少5年才能申请到。我也没有指望可以那么快可以得到,但就在机缘巧合下,我因为参加一些当地的农夫市集,接触到本地人,得到Allotment做义工的机会。当地人接触到香港农夫的种植工艺,几个月下来看到我的表现不错,将一块很荒芜的田打理得很好,对我很有信心,于是管理层就决定提早审批,让我提早进入Allotment种植,就这样,我在一年内拿到了这块试验田。”

他表示,这块田属于非牟利性质,他主要是作为试验田,同步进行种植测试,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并且把收集到的农作物品种进行育种留种,而种植咗出的农产除了与亲友分享,也会捐菜给街坊试食,趁机会鼓励市民“自己蔬菜自己种”。

在Allotment的经历让他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的种植者,包括本地英国人、韩国人、印度人和欧洲移民等。大家彼此分享种植经验,交流各自家乡的农作物和耕种方式。他勤奋地整理土地,精心规划农田,这种细致的管理方式让本地人赞叹不已。他亦观察到当地人的种植风格与香港人的不同,例如一些人会把菜田设计成美丽的花园,甚至建造小木屋,营造出家的感觉。

除了个人种植,他也积极推动社区共同耕种计划,让香港移民和本地人一起参与种植,增进彼此了解。他认为透过种植,不仅能够解决蔬菜供应问题,更能促进文化交流,让本地人认识香港的农业文化与价值观。这种社区参与不仅让他在英国找到归属感,也让更多本地人对香港移民的贡献产生兴趣与尊重。

原产于美洲的鱼翅瓜,又名北瓜或金丝瓜,外形类似西瓜。(黄如荣提供)

鱼翅瓜“遍地开花” 食物与文化的双重传递

原产于美洲的鱼翅瓜,又名北瓜或金丝瓜,其外形类似西瓜,果肉则如冬瓜般清爽,但经煮熟后会呈现丝条状,犹如鱼翅,因此得名。当黄如荣初次接触这一蔬菜时,便被其独特的口感和多用途的特性吸引。

鱼翅瓜果肉则如冬瓜般清爽,但经煮熟后会呈现丝条状,犹如鱼翅。(黄如荣提供)

去年在Allotment的试验田内,黄如荣特别尝试种植在香港罕见的“鱼翅瓜”,这种瓜类适应在较低温的环境生长,在香港只能在冬天种植,因为香港“寸土寸金”,冬天虫害少,农夫通常会种菜心、油麦菜、生菜、芥兰等贵价菜,较少种植鱼翅瓜这类占地多、生长速度较慢的瓜类。他发现,鱼翅瓜在英国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且比许多本地作物更容易打理,因此选择了这个在香港并不常见的作物,来作为自己的试验品种,去年在试验田中种植了100棵,将这些瓜分送到不同地区,与香港社区的餐厅和家厨合作,请他们研发不同的食谱,透过“从食物到餐桌”(Farm to Table)的模式,让更多的香港人品尝到熟悉的味道。

鲍汁冬菇瑶柱烩鱼翅瓜。(黄如荣提供)
用鱼翅瓜制作的汤羹。(黄如荣提供)
用鱼翅瓜制作的碗仔翅。(黄如荣提供)

鱼翅瓜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烹调各式菜肴,如炒菜、炖汤或制作素鱼翅羹。鱼翅瓜除了可以模仿鱼翅汤的风味,还能够像冬瓜、丝瓜一样,制成清汤或其他家常菜。他在与当地香港餐厅的合作中,发现鱼翅瓜具有极大的烹饪潜力,无论是做汤、炒菜,甚至是焗制,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口感。而种子富含营养,烘炒后可作健康零食。

黄如荣邀请多位“家厨”为鱼翅瓜设计不同的菜式。(黄如荣提供)

“今年种植技术成熟了,菜式我们也在研发中,今年三月就正式推出‘鱼翅瓜遍地开花计划’,我们主要供应鱼翅瓜苗,计划让100个家庭参与种植,如果每家种植3棵瓜苗,就可能有10个瓜收成,这样整个社区将有1,000个鱼翅瓜收成啦!”他表示,3月底开始有瓜苗供应,预计8月至10月是收瓜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意“欧罗有机农场英国分部”专页。黄如荣相信,这不仅是一个食物的分享计划,更是一个社区联系的桥梁。对他来说,这是一项持续的工作,不单止是传递食物,而是通过食物来传递爱与关怀,并将香港的饮食文化带入更广阔的世界。

今年三月,欧罗有机农场英国分部正式推出“鱼翅瓜遍地开花”计划。(黄如荣提供)

除了食物的分享与文化的交流,黄如荣还希望这个计划能够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并进一步推动环保与可持续生活的理念。他希望能够进一步与环保组织合作,让这个计划不仅限于美食的领域,也成为保护海洋、保护鲨鱼的象征。他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将香港人对食物的热情与关怀带入更大的全球对话中。(延伸阅读:【漂流传奇】扎根英国社区的香港农夫

黄如荣在英国的农业之旅,融入当地社区,搭建文化桥梁,为社区注入积极的力量。一棵棵瓜苗,一个个果实,带来的不只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和文化交流的纽带,让香港移民与英国社区更加紧密相连。◇

欧罗有机农场常常参与英国市集活动。(黄如荣提供)
菜田参观活动。(黄如荣提供)
黄如荣在英国的农业之旅,融入当地社区,搭建文化桥梁,为社区注入积极的力量。(黄如荣提供)

责任编辑:李维真

相关新闻
中共加强跨境迫害港人 程翔等寄语港人发声
再见香港——香港人继续前行
香港831事件五周年 英逾千港人集会纪念
英国港人年宵热闹非凡 千人到访Bristol新年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