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朴淑子韩国报导)韩国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于当地时间3月24日在白宫与美国总统川普会面,正式宣布未来四年将在美国投资210亿美元。此举正值川普即将于4月2日对进口汽车实施25%“对等关税”之际,因而被视为现代汽车的战略性回应。
加码投资美国市场 释放对美政策的积极信号
根据现代汽车集团发布的内容,此次投资的210亿美元将涵盖三大核心领域:汽车制造(86亿美元)、钢铁及零部件物流(61亿美元)、新能源与未来产业(63亿美元)。集团计划在美国构建从炼钢到整车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包括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设一座年产270万吨的电炉炼钢厂,以及对佐治亚州的HMGMA电动车工厂进行扩建,年产能将从原有的30万辆提升至50万辆。预计整体投资将为美国新增至少1300个就业岗位。
郑义宣在白宫表示:“这是现代汽车自1986年进入美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我们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深化与美国的合作关系。”
此外,他还宣布,将采购价值3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LNG),以支持美国能源产业发展,并保障新建炼钢厂的能源供应稳定。这一表态亦与川普政府长期推崇的化石能源政策相契合。
针对现代汽车的大手笔投资,川普在会面现场表示高度赞赏,称其是“伟大的公司”,并表示“现代汽车在美国生产钢铁和汽车,因此不需要缴纳关税”。
制度与劳资压力夹击下 韩企纷纷“外迁”
现代汽车在美国的投资计划并非个例。目前,三星、SK、LG、POSCO、韩华等韩国主要企业集团均在持续扩大对美投资,总额已超过1022亿美元(约合150万亿韩元)。
除应对全球供应链重组与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外,韩国本土针对企业的制度问题也被指是韩企加速“外迁”的重要原因。
以现代制铁为例,该公司决定赴美建厂后,立即遭遇工会的强烈反对,频繁的罢工导致部分国内生产线停摆。
此外,韩国企业还面临诸多制度上的压力。例如,韩国的《重大灾害处罚法》规定一旦企业发生严重工人伤亡事故,负责人可能被判刑,引发企业界担忧“刑事责任过重”;限制工作时长的“每周52小时工作制”在高科技研发领域迟迟未能放宽,限制了灵活用工安排;此外,韩国高额的继承税亦在全球名列前茅,让企业在经营与交接上倍感压力。
近期,美国商会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交了一份意见书,指出韩国频繁对外国企业高管追究刑事责任,甚至有高管因违反劳动法或通关申报失误而被起诉、限制出境,这类做法严重影响了外资对韩国的投资信心。
在内外压力夹击之下,越来越多韩国企业被迫将资本、技术、产业链等资源迁往海外,韩国制造业被空心化的风险正持续加剧。有专家指出,若韩国国内营商环境得不到根本性改善,即便韩国拥有领先技术的企业,也难以抵挡经营者“用脚投票”的趋势。
责任编辑: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