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27日讯】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来到《佳音时刻》,我是佳音。今天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大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今日焦点:美国高官群聊泄密?白宫斥其针对川普骗局;全部重新审查!美国暂停处理庇护绿卡申请;去向成谜?网红亚亚落地失联 疑被国安带走。
美国高官群聊泄密?白宫斥其针对川普骗局
3月26日上午,《大西洋月刊》发布美国川普政府高级国家安全官员之间的全部Signal聊天记录,称其涉及军事机密。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反驳称,Signal聊天记录中没有发布任何机密信息。
这篇报导的标题是“这是川普顾问们在Signal上分享的攻击计划”(Here Are the Attack Plans That Trump’s Advisers Shared on Signal)。其中内容显示,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在一个Signal群组内提供美国战机发射与投弹的时间点。
报导中发布的截图显示,这个Signal群组共有19名成员,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兹(Mike Waltz)担任管理员。
《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在文中称,他加上沃尔兹后,被意外拉入这个群组,看到群组内的高官们讨论并商议了本月早些时候对也门发动攻击的细节。他说,他看到国安顾问沃尔兹、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副总统万斯(JD Vance)等官员讨论是否应该进行针对胡塞武装的打击行动,以及其具体规模。
这个爆炸性消息一出,引发震动,白宫迅速做出回应。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社交媒体X上强烈反驳,表示这些聊天记录“没有包含任何机密讯息”。并指出,《大西洋月刊》的报导标题已从第一篇的“战争计划”改名为“攻击计划”。
她说,“《大西洋月刊》承认,这些不是‘战争计划’。戈德堡以耸人听闻的言论出名,这是一场针对川普的骗局”。
白宫副幕僚长泰勒‧布多维奇(Taylor Budowich)发帖回应,“《大西洋月刊》已经放弃了他们胡说八道的‘战争计划’叙述,在发布完整聊天记录时,他们承认自己撒了谎,又对美国人民制造了一场骗局。”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发文澄清,强调这些对话“没有涉及战争计划,也没有提及具体的地点、情报来源或作战方式”,并表示盟友早已收到美方即将采取军事行动的通知。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这是他建立的群组,他会对这起事件负责。他说,“这件事令人难堪,我们会追查到底……。我百分之百确定自己不认识这个人。我只知道他名声很差……我知道他痛恨总统,但我没传讯息给他,他也不在我的联络人之中。我们一定会查清楚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强调:“没有人发送作战计划。”他重申,美军的行动是高度保密且专业的,“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很清楚我们在指挥什么,我为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但戈德堡在CNN节目中驳斥海格塞斯的说法,他说:“他发的就是作战计划,包含目标时间、攻击方式和下一步行动。”
双方目前虽各执一词,但相信事件真相很快能水落石出,让我们拭目以待。接下来,我们来看美国的移民政策。
全部重新审查!美国暂停庇护绿卡申请
最新消息显示,日前,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暂停处理部分绿卡申请,其中包括已经获得难民或庇护身份的移民提交的合法永久居留权(绿卡)申请。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CBS News)引述多名知情人士率先公布了上述消息。
美国国土安全部在一份声明中证实了该报导,声明中称,“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正在暂时停止最终审批某些绿卡申请,等待完成额外的筛选和审查,以识别潜在的欺诈、公共安全或国家安全问题。”
报导称,暂停部分绿卡申请是川普政府针对移民问题采取的最新行动之一,因为担心危害国家安全,及有欺诈行为,暂停处理部分申请,对这些申请人进行额外的审查和审核,以确定是否存在欺诈、公共安全或国家安全问题,至于何时恢复推进,目前还不知道。
长年处理移民案件的李律师称,“暂停庇护身份的绿卡审理,就是放慢他们的绿卡审理节奏,对那些想通过庇护途径拿绿卡的人是一种警告,告诉他们,美国绿卡没那么好拿,这条路很漫长。”
不过李律师同时表示,A5卡转绿卡申请被移民局搁置的情况还是挺常见的。通常I-485(绿卡)处理时间为8到24个月。他说,但是包括在拜登时期,就有好多人等了三四年也拿不到,不得不办催办令,自己有一位客户就足足等了七年。
对于美国当局提出的加强审查,李律师认为,重新翻查以前法庭的案子的可能性不大,但移民局可能会审查申请人的社交媒体账号,如果有反美言论、参加支持哈马斯的活动、支持恐怖组织与极权政权,或者亲共的,这些人恐怕要小心了。
李律师解释,目前暂停的是难民、寻求庇护者本人的绿卡申请,也就是“I-485”处理,不包括家人团聚,也就是“I-730”程序。
李律师还称,以目前形势来看,职业移民的进度明显加快,就是EB1、EB2、EB3这几类EB类移民。他说,“有客户一个月就拿到绿卡了。”这说明川普政府倾向于吸纳高技能移民,同时加大了通过庇护拿绿卡的难度。
移民律师朱伟也表示,这一新政策对华人影响比较大,因为近年“走线”来的华人比较多,他们有些人已经通过上庭获得了庇护身份,正处于将身份调整为绿卡的阶段;另外,华人也是庇护申请通过率最高的族裔。
朱伟提醒,绿卡申请者要注意在等待期间不要有违法犯罪行为,比如刑事犯罪、无证从业,比如无证按摩,却从事按摩工作。他说,最近有留学生在纽约因为打黑工被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带走了。
尽管川普政府并未进一步公布行动细节,但有观察人士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可能还将有更多限制政策陆续推出。这意味着很多等待身份调整的移民将陷入长久的等待。
好,关于美国收紧移民政策,我们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关注网红亚亚。
去向成谜?网红亚亚落地失联 疑被国安带走
因鼓吹“武统台湾”被台湾政府首位驱逐的陆配刘振亚,也就是网红亚亚,25日晚从松山机场搭机离台,于当晚10点左右抵达福州,但她刚出海关,便被数名神秘人士带走。
由于现场有不少网友直播,这一场景被很多网友看到。画面显示,刘振亚身边有数名便衣近身陪同,除一名身材矮胖的男子未佩戴口罩外,其余多名身着深色外套的男子及身着浅色外套、头绑马尾的女子都戴着口罩。刘振亚和这些神秘人全程沉默,离开入境大厅后消失,去向不明。
刘振亚被神秘人带走后,就没有消息了。不过直播她走出海关的账号很快被全部封禁,这一举动让外界怀疑,带走刘振亚的人是中共国保。
前民进党桃园市议员王浩宇深夜在脸书发文:“到中国。很多民众到机场去接她,结果亚亚消失了,疑似被带走。抖音所有接机直播都消失。”
刘振亚在台依亲居留期间,在抖音等社交平台,开设账户“亚亚在台湾”,她因经常发布鼓吹“武统”的言论。被台湾移民署废止居留许可,5年不得再申请依亲居留,最多只能待到25日,之后必须离境。
刘振亚称自己不想离开台湾,还找民团协助前往内政部外开记者会哭诉,希望撤销处分,辩称自己从未主张武统。但台湾政府并未撤销对她的处分,最终刘振亚只能离开台湾。
值得注意的是,刘振亚在离台前向政府哭诉,希望撤销处分。她称自己被驱逐出境,会“把她与家人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当时,两岸网民出奇一致地“支持”她返回大陆,“认为”应带孩子,甚至丈夫一起回到她口中“热爱的祖国”,这样就不会骨肉分离。
在刘振亚抵达福州时,有网友讽刺:“亚亚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恳求留在台湾陪伴3个孩子:原来,她并不想回大陆啊。这次事件有一个最可贵的共识:就是两岸同胞都出奇一致地支持她回大陆。但最诡异的是:唯一不想回大陆的是这个原来非常想回大陆的女人。”
台湾网红“八炯”发文讽刺,“中国网友们在福州机场接机亚亚,留言区全部翻车,我要笑死,亚亚准备要出来的时候,中国网友的直播全被封号,这才是言论自由。”
台湾某国小老师李琇瑛认为“亚亚事件”并不简单。她相信网红都已经被中共收买了。亚亚在离开前邀请一些人帮她,而一般陆配没有那么大的人脉。她还会被一些中共国营媒体报导,帮她增加流量。她认为,亚亚跟中共官方有连结,也有可能是受到中共那边的金钱支配。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兼任教授李酉潭表示,“亚亚事件”并不单纯,最单纯的解释,就是她的“武统论”是个人的想法,可能是要赚流量,可能是自己对祖国的情怀非常深,也有可能是她受到中共几十年来不断的宣传影响。但也有可能“亚亚事件”,以及其他主张武统台湾的小粉红网红,他们属于中共从统战到超限战,尤其是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同时并用的马前卒。
近日,美国智库发布“中国共产党对台湾的秘密行动”报告,示警全台目前已有逾150个与统一战线相关组织,持续对台湾同步发动公开及秘密的政治战行动。报告提出细致建议,包括建立外国代理人登记机制、加重间谍刑罚,并强化监督现任及卸任官员赴中,要求出发前30天公开行程、严禁闭门会议。
对于美国智库的建议,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陈世民表示,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洲,他们都有所谓的外国代理人法。透过这样的法律来约束一些跟外国的势力有所牵扯的利益团体,在他们国家所能够从事的一些活动。这些东西必须要把它透明公开化,然后受到一个规范节制。
台湾国防大学政战学院前院长余宗基将军表示,台湾过去一直没有相关法律政策的定调。“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很容易被解读,两岸就是同胞的概念,统派或者中共就刻意去操弄,变成所谓的“两岸一家亲”了。他说,赖清德总统现在定调中共是“境外敌对势力”,未来若建立“外国代理人法”,所有的法律就将翻篇,也就会重新去定义“陆配”这样的一个身份跟角色了。
中共国台办26日突然宣布成立“举报专栏”,称台湾政府“频繁打压迫害政治异己”,要求受迫害者提供讯息,还公布举报“台独打手”的信箱。
对此,民进党立委王世坚表示,“错了就是错了,还拗什么呢?如果台湾人嫁到中国去,然后高呼反攻大陆、解救同胞,同样会被驱逐出境。”
《佳音时刻》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