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26日讯】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来到《佳音时刻》,我是佳音。今天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大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今日焦点:美俄密谈12小时 黑海安全协议达成;台湾不再容忍武统言论 陆配亚亚被驱逐出境;从投资梦到破产潮 中国餐饮业为何难以为继?
美俄密谈12小时 黑海安全协议达成
俄乌战争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3月24日,俄美代表团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就乌克兰局势进行超过12个小时的超长会谈。
会谈结束后,多家媒体称,美俄两国决定在25日发表联合声明。但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在25日的记者会上说,俄美双方进行的是技术性磋商,涉及许多细节,其内容“肯定不会公布”。
虽然没有公开联合声明,但路透社称,美国在3月25日,分别与乌克兰和俄罗斯达成协议,确保黑海航行安全,并禁止两国相互攻击对方的能源设施。
报导称,该协议一旦付诸实施,就代表着,迄今为止,停火谈判首次朝向好的一面发展。美国认为,这是在为俄乌两国停火铺平道路。
对于该协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记者会上称,“如果俄罗斯违反协议,我可以直接向川普(特朗普)总统提出质询。如果他们违反协议,我们将有证据要求美国制裁,及提供武器支持等。”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表示:“鉴于我们与基辅达成协议的惨痛经历,我们需要明确的保证,而这种保证只能来自华盛顿,即在美国的要求下,泽连斯基及其团队严格履行承诺。”
该协议是在沙乌地阿拉伯达成的,是在美国总统川普发起会谈之后达成的。
根据与莫斯科达成的协议,华盛顿承诺帮助俄罗斯恢复其农产品和化肥出口的市场准入。克里姆林宫表示,这一进展将需要解除部分制裁。
此次会谈是在川普于上周分别与泽连斯基和普京两位总统通电话之后进行的。普京拒绝了川普提出的为期30天的全面停火提议,而在此前,乌克兰已同意这一提议。
乌克兰国防部长鲁斯泰姆.乌梅罗夫表示,基辅将把俄罗斯军舰在黑海东部以外的任何活动视为侵犯和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将拥有完全的自卫权。
好,关于俄乌战争,我们先说到这里,下面我们聊聊“亚亚离台”。
台湾不再容忍武统言论 网红亚亚被驱逐出境
前段时间,中华民国总统赖清德将中共定调为敌对势力。在这一背景下,陆配刘振亚被驱离台湾一事引发各界关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详细说说。
刘振亚是湖南人,她的丈夫是台湾人,她以陆配的身份在大陆抖音、You Tube开设账号“亚亚在台湾”。据查证,她在抖音账号上的粉丝超过50万。
刘振亚发布的影片经常涉及“武统言论”,比如“大陆将武统台湾、台湾必须回归祖国”、“希望四川舰成军第一功,就是收复台湾”等。由于其粉丝数量众多,影响力极坏。
有网友指出,刘振亚曾通过假结婚拿到台湾留居权,离婚后返回大陆,重新嫁人。现在又通过“依亲”形式,将父母接到台湾。
刘振亚的行为被台湾移民署调查,依法废止她的依亲居留许可,并要求她在3月25日前自行离境。
刘振亚本人对此强烈不满,她声称自己最希望两岸和平,并指责移民署侵犯言论自由。
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认定,她的言论已涉及鼓吹战争宣传,驳回她的抗告。
3月20日,刘振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称,她自始至终都没主张武统,反而一直希望两岸和平,是“有人在伪造她的账号”。
不过,刘振亚的言论并未获得大众认可。甚至有人指责她“说谎成性”。
除了刘振亚以外,近期还有多位陆配,因为涉及武统言论而被废止长期居留许可。
3月25日,声称不会离开台湾的刘振亚改变了态度,决定离开台湾。她在松山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遭遇围观。不少反对她言论的团体高喊口号“回归祖国”、“一路好走”等,现场气氛一度紧张。
刘振亚离开后,部分民间团体,包括黑熊学院、反共护台志工联盟、人权工作者李明哲及网红八炯,召开记者会呼吁政府取消陆配依亲特权,将入籍年限由6年改为8年,同时呼吁立法院严格审查中国籍配偶取得身份证的年限。还特意指出,刘振亚的事件结束了,下一步他们将关注另一名涉嫌鼓吹“武统台湾”的陆配“小微”。
李明哲在记者会上强调,鼓吹武统的言论并非只是政治不正确,而是彻底破坏言论自由的基石。
与此同时,台湾行政院长卓荣泰表示,言论自由是有界线的,这个界线就是国家的存续。他说,在主权安全情况下,任何违反法律的,一定会用最严厉方式处置,但过程要用最温柔的态度,此事无妥协空间。
前段时间,名嘴钟年晃在接受中央社记者采访时称,亚亚鼓吹武力这件事跟言论自由没有关系,她的这一言论每一位台湾人民都不会赞成。
钟年晃进一步解释,台湾就像是一个家,亚亚在这里生活,却在家中随地大小便,我们做为主人,不应该把她赶走吗?这可不是什么言论自由的问题,我认为政府的作为是对的。
好,关于刘振亚我们先说到这里,下面我们来观察中国经济。
从投资梦到破产潮 中国餐饮业为何难以为继?
中国经济下行,大量餐馆倒闭。在北京经营二手厨房设备的安大伟称,“普通人想开餐馆,几乎注定会失败。”这句话听起来很残酷,但现实却是如此。
据德国之声报导,安大伟的仓库中摆放着一排排的大型冰箱、工业炉灶和商用面包烤箱等厨房设备,等待餐饮业者前来选购。
这里的每一台设备背后都有一个北京餐厅倒闭的故事。这些年,不少餐厅老板寄希望于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把毕生积蓄投进餐饮业。但中国经济下行,很多消费者在外出就餐方面缩减开支。
为争夺客源,各家老板只能降价促销,比如,9块9的咖啡,99块钱的四人套餐等廉价餐饮出炉。就这样,一场惨烈的价格战发生了。
对于客人来说,这似乎很划算。但对于餐馆来说,就是在拚命压低利润空间。但即使如此,也难以维持,最终只能倒闭关门。
根据统计,2024年,中国倒闭的餐饮公司接近300万家,创下历史新高。
安大伟称,去年,他的团队每个月拆除200家餐厅,比前年增长了270%。他说,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每个月餐馆的关门率超过10%,有时候甚至高达15%。
如此多的餐厅倒闭,对安大伟的生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他说,现在兴起的都是小型店铺,比如奶茶店、面包店等,这些店规模小,管理费低,对二手设备的需求也没那么大。
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附近,有一家开了14个月的面包店,在近期关门停业。店长表示,客流稀少,加上每个月5万元的月租,让他们不得不选择关门。他说,“隔壁的店,味道不怎么样,但比我们便宜10块钱,顾客只会选更便宜的。”
这位店长叹气,人们没钱了。即便有钱,也不像以前那么愿意花,生活不易啊!
安大伟回忆,疫情限制解除后,餐饮业迎来了一波新的创业潮。房地产、教育、金融和科技行业等大量裁员,让不少人转行做餐饮。但他们没想到,市场竞争比想像中的更加残酷。
报导称,如今在北京,餐厅的平均寿命不到一年。2024年上半年,北京餐饮业的净利润暴跌了88%。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鹏表示,那些人均消费在100到120元的中档餐厅,是最先撑不住的。赚的钱覆盖不了成本,最终只能选择关闭。
在这样的环境下,店家想尽办法吸引顾客,菜单不断更新,但价格却只能一降再降。
安大伟说,当餐馆扛不住亏损时,就只能降低食材品质。所以说,价格战的最终受害者,不只是餐厅老板,还有消费者。
《佳音时刻》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