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26日讯】日前,湖南长沙宣布中考将“对高层次人才子女单列,不纳入统招”,引发争议,民众认为此举显示中共将特权扩展到教育界。
3月24日,长沙市教育局召开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政策性优待项目。官员宣布,自2025年起,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教育优待实行单列,不纳入统招计划。
长沙市教育局办公室基础教育处的工作人员对媒体解释:比如以往统招100人中有2个属于高层次人才子女,普通学生招收名额就只有98个;改革之后,高层次人才子女将不占用统招的100个指标。
根据长沙市政府网站,所谓高层次人才是指经当地官方审定,并取得人才绿卡的人士,包括:A类国际顶尖人才,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C类省市级领军人才,D类为年薪50万元以上的企业高管或技术人才。
消息公布后在社交平台引发质疑。
网民们纷纷批评道:“特殊化。”“估计大家都会认为这是又一种教育不公。”“拼家世啊没办法。”“人家不是给你机会,人家是合法化提前把这些位置占有。”“梦回门阀世家的时代,就缺个黄巢了。”
微信号“命里运不别扭”当日以“长沙中考新政引爆舆论:人才优待还是特权世袭?一场撕裂社会的教育实验”为题发文指:D类人才占长沙已认定人才的绝大多数(如第42批公示名单中D类占比86%),而这类人群的“高年薪”标签,极易被质疑为“资本特权”的变相合法化。
在今年3月最新公示的《长沙市第42批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名单》显示,共94名获公示者中,有B类1人,C类12人,D类81人。
人才认定程序的不透明化也引发担忧。该文表示,“但公众仍担忧:若‘高层次人才’的评定沦为权力寻租的工具,擦皮鞋的‘关系户’是否也能跻身其中?这种疑虑并非空穴来风——当政策红利与个人利益挂钩时,腐败风险必然如影随形。”
微信号“深圳文学”以“真·拼爹:长沙中考对‘高层次人才子女’实行单列,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再次沦为笑料”发文,指新规引发家长对阶层固化的恐惧,公众担忧此举“成为其他特权群体突破教育公平的破窗”。
此事在海外X平台也引发热议:
“干部子女?”“开始玩种姓制了。”“一直存在,现在是说出来而已。”“干部子女人家早都换赛道了,谁跟你们在这卷中考高考?早早就把子女送到国外去了,现在高考冒名顶替的基本不存在了,就是因为人家早都看不上国内这点教育资源了。”“低端人口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食品它们有特供,人才它们的子女也要搞特供。”
责任编辑: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