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24日讯】(大纪元讯)“自立支援体验日暨安老业减约束启动礼”(22日)在荃湾南丰纱厂举行。超过100位安老业界代表及多名立法会议员亲身体验被约束的感受,反思长者在院舍内受约束对身心健康及尊严的影响。此外,300间安老院舍共同签署全港首个安老业减约束约章,承诺减少使用约束物,提升长者的生活质素及尊严。
活动由银创基金会主办,香港安老服务协会及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协办。在活动中,超过100名安老业界代表,包括立法会议员狄志远、江玉欢及香港安老服务协会主席魏仕成,参与模拟约束体验,包括手部及关节被约束带固定,被蒙上双眼。
为推动业界改善照顾模式,银创基金会制订《安老业减约束约章》,并获得全港300间安老院舍签署参与,当中包括非政府机构津助院舍、日间护理中心及私营安老院等。
《减约束约章》提出三大方向,包括:
1.推行“自立支援”照顾模式 —— 在院舍及社区中实践“自立支援”,提升长者生活质素及幸福感,建立“支援有爱、自立无碍”的关爱文化;
2. 持续推动机构减约束 —— 鼓励机构采取积极态度,持续推动减约束的实践;
3. 寻求专业协助 —— 在实施减约束过程中,必要时向跨专业团队进行咨询。
银创基金会会长、前香港安老事务委员会委员李辉表示,签署约章只是“第一步”,未来将需要与相关团体合作,制定员工培训手册,推动长者及家属的教育,并持续检讨推行成效。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助理总干事赖君豪表示,该中心自2018年起已积极推动“自立支援”照顾模式,辖下2间院舍及7间日间护理中心已全面实行。中心至今已举办多场研讨会、工作坊及体验课程,培训超过1,000名业界从业员,协助他们掌握减约束的技巧及应用。
“自立支援”照顾模式 促进长者身心健康
“自立支援”提倡“3不、4要”原则:“3不”指不约束、不用尿布、不长期卧床;“4要”则是要饮水、要进食、要运动、要排便。此模式目的是透过了解长者的个别需要,为他们设计个人化照顾方案,提升自理能力及生活质素。
举例而言,若长者因病需要插鼻饲喉管,院舍可在家人探访时短暂解去长者手部约束,离开时恢复约束,并安排语言治疗师训练其吞咽肌力,减少对胃喉的依赖;或由物理治疗师提供复康训练,协助长者加强下肢肌力,减少对轮椅或尿布的依赖。@
责任编辑: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