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角力 中共国企在刚果的钴矿收购案破局

【大纪元2025年03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王君宜综合报导)总部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 简称刚果(金)]的钴与铜生产商Chemaf Resources Ltd.已决定放弃与北方矿业有限公司(Norin Mining Ltd.)的收购交易。

彭博社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指出,该交易因未获刚果(金)政府批准,并遭国营矿业公司Gécamines反对,最终宣告破局。

该收购案由中共国有军工企业中国北方工业公司(Norinco)旗下子公司推动,原计划收购Chemaf的核心资产。然而,由于Gécamines拥有Chemaf主力矿场Mutoshi的采矿许可,并握有对控制权转移的最终否决权,交易未能成功。

尽管Chemaf当前产量不高,但由于拥有丰富的钴矿资源,这项收购案在地缘政治与全球电动车供应链安全层面具有高度战略意义。分析人士认为,交易破裂反映出美国试图阻止中共在关键矿产领域扩张的政策奏效。

美方官员曾向刚果(金)政府施压,要求其阻止交易完成。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的共和党成员上个月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表示,“关键矿产的安全就是国家安全。若中(共)国进一步控制这些供应链,对刚果(金)和美国都将造成伤害。刚果(金)政府必须确保北方工业公司的收购案被彻底阻止。不要再让中共前进一寸!”。

Chemaf目前背负约9亿美元的债务,急需资金投入以完成其旗舰矿场Mutoshi的建设,该矿场未来每年预计可生产1.6万吨钴与5万吨铜。

早在2022年,总部位于瑞士和新加坡的大宗商品贸易巨头托克(Trafigura)曾提供6亿美元融资,协助其升级Etoile矿场并推进Mutoshi建设,并取得该公司钴产品的独家贸易权至2027年。不过,随着钴价下跌,专案进度停滞不前。

原本若交易成功,托克与其他债权人可望获全额偿还。但目前Chemaf已致信债权人,表示将与刚果当局协商替代方案,寻求新投资者进场以纾困。

刚果(金)作为全球最大钴供应国与第二大铜生产国,其资源版图已由中国企业主导。若此次交易成功,将进一步巩固中共在全球钴市场的主导地位。

根据资料,北方矿产(Norin)在刚果(金)拥有两座矿区,2024年钴产量合计约6,000至7,000吨,占全球总产量约3%,位居全球第四,仅次于中国五矿资源(CMOC)在当地营运的两大矿场。

根据《金融时报》报导,今年2月,刚果(金)政府向美方提案,愿开放矿产勘探权给美国企业,以换取对总统齐塞克迪(Félix Tshisekedi)政府的支持,协助其对抗境内武装叛军。

刚果(金)参议员皮埃尔‧坎达‧卡兰巴伊(Pierre Kanda Kalambayi)上月致信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指出:“虽然中(共)国长期主导刚果(金)矿产供应链,但齐塞克迪总统的政策转向,为美国建立直接且合乎道德的供应链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责任编辑:李梦回#

相关新闻
消息:美国阻民主刚果关键矿山售给中共军火商
民主刚果反对将铜矿和钴矿出售给中共军企
消息:民主刚果国企斥资 阻中共获关键资产
反政府武装称已控制民主刚果东部最大城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