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菁:中共画大饼 用“赵昭养牛”忽悠百姓返乡创业

人气 226

【大纪元2025年03月21日讯】去年中共央视曾报导,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接近1300万人,预计到2025年,有望超过1500万人。当然,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中共央视所谓的返乡创业人员,其实就是找不到工作被迫回农村的人,也就是到2025年,将有1500万人在城市呆不下去了。

这不,今年两会上针对此问题,中共宣传机器就捧出了一个“赵昭养牛”振兴乡村的典型。在3月11日的中共人大代表的“代表通道”上,河南省南阳雅民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昭接受媒体采访,称自己“2008年大学毕业两年后,做了一个让大家都想不到的决定”,放弃郑州的稳定工作回家乡南召县养牛,从最开始的50头牛的小牛棚发展到拥有9栋标准化牛舍,4000头肉牛,年产值6000万元,带动周边500多户农户参与肉牛养殖。她表示,“对年轻人来说,农村农业都是大有可为的天地”。

赵昭的演讲,引起了人们的质疑。

首先,是4000头牛的数量。

中国农网2020年7月15日的文章《雅民农牧肉牛绿色循环创新发展之路》中写道,“雅民农牧起步于2008年50头规模的豫飞优质肉牛养殖场“,”2008年,赵昭与丈夫张华大学毕业后回到故乡南召县太山庙乡冯庄村,筹资创办豫飞优质肉牛养殖场,现优质肉牛存栏1000头,年出栏1500头,年产值3000万元。“也就是说,2020年赵昭和她丈夫张华的雅民农牧公司肉牛存栏量是1000头。

名为“尼泊尔海之恋”的网友,称“整个南召县黄牛数量加起来恐怕都不到2000头”,他曾在南召县最大养牛场工作,对当地养牛场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表示赵昭的4000头牛根本不可信,他还说那位“最大养牛场老板”至今还拖欠他和工友4.3万元工资。甚至揭露每逢检查,老板就会贿赂周边养牛户,让他们谎称牛是自己的。

对于4000头牛,赵昭后续在受访时声称,她开始只养了50头牛,后来成立了合作社,许多养牛户加入,逐步“达到4000头的规模”。也就是说,4000头牛肯定不是赵昭一家企业的数量,而是许多养牛户加入合作社之后逐步达到的总和量。

而赵昭所宣称的合作社,是“携手500农户,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的强大合力”。但网友查出她名下的“南召县犇犇肉牛农牧科技专业合作社”,于2025年3月11日,即赵昭在人大“代表通道”受访那天刚刚成立,成员出资总额仅仅50万元人民币。

第二,资金来源。

有人粗略估算,养4000头牛的话,购买牛的成本、场地和设备、饲料成本、人工和其它费用、应急资金等就要接近1亿元。

企查查显示,南阳市雅民农牧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25日,注册资本1400万元,2024年度公司有8人。最大股东张华持股64%,赵昭持股21%,河南省返乡创业股权投资基金持股14%。

而这个河南省返乡创业股权投资基金标注为“国有企业”,据大陆抖音博主“深圳。豫你同行”爆料,这是南阳国资委出资的一个基金,赵昭被绑定了乡村振兴,“必须将个人故事上升为国家战略,才能获得政府豁免权”,因此,赵昭的大学生返乡创业,背后的实质上是国企主导的资本下乡,但表面上却必须宣传成“大学生返乡致富”。

第三,别人都赔钱,你咋就致富了呢?

一则网传视频中,一位河北农户质疑说,现在的牛“越来越不值钱”,最开始花费35,000元买了3头牛,现在连大带小有10头牛,“现在卖10头牛的时候只卖了32,000元”,养了3年“最后还赔钱”,更别说人工、饲料费等。

“怎么人家那个女大学生的4000头牛就挣钱了呢?按照我们农村的推断,你这应该是赔的底朝天啦,你咋就致富了呢?”该男子质问,“你能不能把你致富的养牛的秘诀公开一下?让全国的养殖户跟着你一起发发家?到底能不能发家?”

有知乎网友称,抖音上几个养牛的UP主,一个是多其木格格,一个是龙腾虎跃兽医。格格赔了几百万,每天张嘴闭嘴就是没钱,没老公。一张脸,两年下来老了十几岁。龙腾虎跃老兽医,接触到那些养牛户,喝药的,上吊的,有病没钱看等死的,还不上钱跑了的,老兽医手上的那些欠条又多了一叠收不到钱的。而按照赵昭的说法,她的4000头牛保守估计亏损2000万。

江西一位养牛户透露,他也是从50头牛养起,如今只剩1头。

据媒体报导,创业第七年,赵昭遭遇挑战,牛群爆发大规模疾病感染叠加市场低迷,近千头规模养殖场濒临绝境。她最终带领团队渡过危机,至于如何渡过危机,没有任何细节说明。但那一年,正好是南阳市雅民农牧有限公司成立的2015年。

可见,赵昭在人大代表通道受访时演讲中引以为自豪的“4000头牛”、“大学生创业”、“带领农民致富”都是掺水的假货。

“赵昭养牛”有两个层面的现实意义。其一是赵昭成为“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成功典范,目前已成为河南省南阳市的一块金字招牌,让中央看到河南省南阳市这方面的成绩突出。

其二是“赵昭养牛”契合了国家人才战略布局,在就业率低迷,失业率高企的当下,作为“成功带领其他农户共同致富”的表率,来忽悠和引导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到农村去创业。

但是,这种没有细节只有口号的宣传根本无法服众,只是形容唱高调、浮夸造假的代名词又增加了一个——“赵昭养牛”。

责任编辑:莆山

相关新闻
中国村级债务9000亿 村组织平均负债130万
岳山:中南海可能曾因脱贫造假发生内讧
【中国观察】一号文件与烂尾的“乡村振兴”
顺风前进——理工男张钦智的返乡咖啡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