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20日讯】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来到《佳音时刻》,我是佳音。今天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大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今日焦点:俄乌交换战俘 互控对方不守协议向已方开火;大陆疫情四起 药房为何出现倒闭潮?投资1个多亿 唱红影片上映11天 仅1人观看。
俄乌交换战俘 互控对方不守协议向已方开火
周二,美国总统川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同意有限停火,停止对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但在周三,俄罗斯和乌克兰相互指责对方发动空袭,引发火灾并损坏基础设施。
在周二的谈话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同意暂时不袭击乌克兰的能源设施,但他拒绝接受川普提出的30天全面停火协议。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此前已经答应美国的提议,同意30天停火,并愿意接受“针对能源目标”的有限停火。
据CBC报导,乌克兰军方在周三表示,乌克兰防空部队在夜间击落俄罗斯发射的145架无人机中的72架。军方在“电报”(Telegram)中称:“俄罗斯的袭击影响了苏梅、敖德萨、波尔塔瓦、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基辅和切尔尼戈夫地区。”
俄罗斯国防部则称,俄罗斯部队在一夜之间摧毁了57架乌克兰无人机,其中35架是在边境库尔斯克地区发射的。不过,报告中只提到俄方摧毁了多少架无人机,没有说明乌克兰发射了多少架无人机。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指责乌克兰不遵守暂时停火协议,在夜间试图袭击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
佩斯科夫称,俄罗斯已取消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目标的无人机袭击,并击落七架自己的(正在空中飞行)无人机。他说,当时,这些无人机正按照战斗序列排列,其中六架被俄国的地对空导弹系统击落,另一架被一架俄方的军用飞机摧毁。
佩斯科夫强调,不幸的是,乌克兰至今没有遵守协议,反而试图袭击俄国的能源基础设施。
尽管如此,俄乌双方仍然进行了战俘交换。在阿联酋的促成下,双方各释放了175名士兵。
另外,俄罗斯国防部称,为表达善意,俄方额外释放了22名重伤的乌克兰人。
之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X上称,这次交换是同类交换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他称,这22名乌克兰人是“身负重伤的战士,是因捏造罪行遭到俄罗斯迫害的人”。
路透社称,在与普京通话后,美国总统川普在周三与泽连斯基通话,泽连斯基同意与美国共同努力结束俄乌战争。
白宫称,泽连斯基请求川普提供更多的防空支持,以保护乌克兰免受俄罗斯的袭击,川普表示将帮助乌克兰在欧洲找到必要的军事装备。
另外,路透社披露,在川普政府敦促俄罗斯结束乌克兰战争之际,美国几个国家安全机构已停止协调应对俄罗斯破坏、虚假信息和网路攻击的工作,以减轻对莫斯科的压力。
知情人士透露,在拜登执政期间,美国曾成立专门小组,与欧洲盟友合作打击俄罗斯的秘密行动。但自川普上任以来,这项工作几乎全面停滞。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原本与欧洲国家及美国多家机构定期协调的会议已被取消,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全部等部门也暂停了相关工作。
看来国际局势的发展比想像的还要复杂,俄乌能否顺利停战?我们将持续关注。
大陆疫情四起 药房为何出现倒闭潮?
下面我们来关注中国大陆。最近大家有没有发现,街边的药店好像少了不少?没错,中国大陆的药店正在经历倒闭潮,平均每天有上百家药店关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根据中康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大约有3.9万家药店关闭,闭店率高达5.7%。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107家药店倒闭。而到了2025年,这种情况越演越烈。有业内人士估计,2025年预计有5万至10万家药店关门。
2025年开年仅两个月,广东省药监局就发布了一连串的药店注销公告,涉及佛山、湛江、茂名等地的四十多家药店。在全国范围内,山东、江西、江苏等地也有不少药店主动申请注销。
很多人不解,目前中国疫情仍十分严重,为什么药店会开不下去呢?有业内人士认为,药店倒闭潮主要与以下四个原因有关:
第一个原因,医保改革导致药店收入减少
以前,中国药店在没有加入医保系统的时候,药价是比较低的,但只要加入医保系统,药价就会被大幅度提高。目前,药店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医保报销。
那么,为何药价会被大幅度提高呢?这是因为在中国的医保制度下,医保卡每个月都被划入一部分资金,其中包括个人缴纳的医保费和公司缴纳的部分医保费,这部分资金是不能被提取出来的,也不能转让,只能在医院和药店消费。这些人想要买药,只能选择收取医保卡的药店,因为不用现金,也不划银行卡,老百姓的感觉不太大。久而久之,药品就卖得越来越贵。
但自2023年起,这种情况就变了。因为疫情,各地财政紧张,于是中共当局多次强制推行医保改革,将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全部划入统筹基金池。换句话说,将原本属于个人账户的钱划入国库,这样医保卡上的钱就变少了,加上报销范围缩小,去药店买药的人少了很多。
有网友称自己在美团上购买药品,并表示点外卖配送药品更便宜。他说,“原来医保卡里钱多,现在都上(统筹基金)池子里了,没钱了,谁还愿意去药店高价买药?”
第二个原因,政府查得严,罚得狠
过去,一些药店会利用医保漏洞来获利,比如虚假购药、盗刷医保卡、把不能报销的商品换成医保结算等等。2024年4月底,中共医保局、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对全国所有省以及各类医保基金使用主体进行飞行检查。很多连锁药店,比如一心堂、益丰药房等,被约谈,有的门店直接被取消医保资格。
有业内人士称,好多药店都刷医保,能进医保药的,大多是国企国营店。他解释,比如,刷一千块钱的药,20%自付,药品的利润约在60%,刷一千块钱相当于赚600块钱,去掉200元的自付款,还要挣400元,就这样能套取很多医保钱。但现在,这条财路被堵上了。
第三个原因,药店太多,竞争太激烈
2024年,中国药店的数量已超过70万家,供大于求,为了争取客户,许多药店开始打价格战,比如有的药店搞促销,送鸡蛋、送大米,结果每天亏几千块,最后只能关门大吉。
第四个原因,客户大幅减少
曾从事仿制药工作的高管刘敖称,这几年,明显感觉中国人变少了。他说,我当时在工作的时候,能明显地感觉到,每一波疫情过来,药品的销量就会明显地减少。2024年,药品的销量减少了一半。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刘敖指出,通常来说,吃药的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如果这个群体大面积地没有了,那对销售的影响是很大的。
好,关于药店的问题,我们就说这么多。
投资1个多亿的唱红影片 上映11天仅1人观看
接下来,我们和大家聊一部打破中国影史票房最低纪录录的电影,这就是投资高达1.2亿人民币,歌颂中共主旋律的《云上法官》。这部电影于2025年3月6日正式上映,最初的票价为37元,但由于无人问津,之后将票价降为20元。即便如此,《云上法官》上映11天,仅有1人买票入场。
根据电影简介,《云上法官》是中国第一部以少数民族法官为题材的影片。电影讲述的是广西彝族法官黄登林运用法律和民族习惯,解决各类纠纷,并促成了一对少数民族青年跨族结婚的故事。导演何建军花费五年时间精心打磨剧本,试图展现法官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处理纠纷的故事。
作为一部吹棒“党妈”的作品,《云上法官》上映前的排面很大。陆媒称,“在首映当天,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自治区检察院等单位代表,部分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出席典礼,与电影主创团队代表热烈分享电影创作情况和台前幕后的感人故事,探讨影视作品赋能法治宣传的创新创作途径。”
不过,有参加首映的网友称,台上是很热闹,与之相对的是,台下无比冷清。哪有什么“法治精神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就是一个“自说自话”的悲剧。
尽管该片已然成为史上最惨电影,但中共喉舌“人民网”却在3月12日宣布:“《云上法官》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先后获得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民族文化电影’、平遥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2024中国乡村振兴主题电影等多项国内外大奖。”
事实上,在去年9月的平遥国际电影节展映时,这部电影的口碑已经彻底崩盘。观看《云上法官》后,很多观众批评电影剧情流于表面,法官和群众互动很假,像是在完成政治任务,而不是解决问题,没有一点感情;调解纠纷的时候,既没法律逻辑,也没人性温度。另外,电影还试图把法官塑造成“道德完人”,把法律实践变成高高在上的“说教”,让人恶心。
当时,有不少网友在豆瓣吐槽,比如:
——恶心到令人作呕,看了二十分钟退场。
——看到一半,槽点太多不知道从哪说起,建议不懂基层别拍这种片子,不懂法也别拍,一个法学生在台下默默地破防了。
——可以打负分吗?
——我特别想抽自己,为什么赶来看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这就是屎!
——法官跟群众的关系不像是调解,更多是居高临下地要求,而他对群众的意见也并不真正理解,直接来一句“暴力抗法,严惩不贷”,是认真的吗……
有网友指出,如果《云上法官》不参加平遥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这次电影上映,还有可能多骗几个不知情的人入场,也不至于十多天了,只有1人观看。所以想问一下电影的相关负责人,你们一点数也没有吗?
有网友在X平台留言给导演:“这场票房‘惨案’不仅是电影界的黑色幽默,更是司法生态的辛辣讽刺。或许该为您颁发‘2025中国最佳司法反腐奖’,用一部电影揭露司法宣传与现实的巨大鸿沟,这波‘病毒式反腐’堪称教科书级案例!”
好,关于这场“票房惨案”,我们就说到这里,听众朋友们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一起讨论!
好了,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感谢您陪伴我们度过这段《佳音时刻》。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帮我们点赞、留言,并分享给更多朋友!明天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责任编辑: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