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一山报导)李柱铭,一位从法律界走向政坛的香港民主运动领袖,一生致力于捍卫法治与自由。他不仅是香港最资深的大律师之一,更是民主党的创党主席,在香港民主运动的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然而,2月20日,成立超过三十年的香港民主党宣布成立小组,跟进解散及清盘事宜,象征着香港民主派的一个时代走向终结。曾经屡次在立法会选举中胜出的民主党,在北京强推《港区国安法》及选举改革后,政治空间被严重压缩,无奈走上解散之路。

作为民主党的创始人之一,李柱铭见证并推动了香港民主发展的高峰,也经历了民主运动的低潮与打压。他从参与《基本法》起草,到带领民主派在选举中大获全胜,再到近年民主派势微,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无惧打压。已经淡出了政坛、现年86岁的他,去年12月27日被香港政府撤销其太平绅士身份,委任至今44 年,再次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

从中学老师到资深大律师
1938年生于广东惠州的李柱铭,父亲李彦和曾是国民党将军。1949年,随着国共内战的结束,李家选择迁居香港,展开新的生活。年轻时,他就读于香港大学,修读英国文学与哲学。毕业后,他投身教育界,任教于牛池湾圣若瑟英文中学,一边教书,一边积蓄资金,希望能赴海外深造。
1963年,他终于凑够旅费,前往英国攻读法律,并于1966年学成归来,开始在香港执业,逐步在法律界站稳脚跟。凭借精湛的专业能力,他于1979年获委任为御用大律师,1980年更当选为香港大律师公会主席,成为香港法律界的领军人物。同年,他获委任为太平绅士,肩负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然而,44年后,这项荣誉却因政治风波而被香港政府褫夺。
顺应历史洪流 踏上从政之路
原本只专注于法律事业的李柱铭,并未料到自己会踏上政治舞台。1982年,他以香港大律师公会主席的身份,率团前往北京洽谈仲裁事务,期间意外被港澳办邀请会面,才得知中共计划在1997年收回香港。这个消息令他深感震撼,也让他意识到,香港的未来可能会面临重大变局。
随后,中英谈判正式展开,香港社会人心惶惶。李柱铭曾考虑移居美国加州执业,但最终,他选择留下,决心用自己的法律专业来捍卫香港的民主与法治。
1985年,香港立法局首次举行功能组别选举,李柱铭决定参选法律界议席,并成功当选,从此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同年,他被委任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希望能为香港制定一部保障自由与民主的宪法。然而,1989年“六四”事件发生后,他与司徒华决定退出该委员会,以示抗议。

民主运动的领军者
1990年,李柱铭创立“香港民主同盟”,成为香港民主派的重要组织之一。四年后,他带领“民盟”与“汇点”合并,成立“民主党”,并担任主席。在他的领导下,民主党在1991年与1995年立法局选举中取得辉煌胜利,确立了民主派在香港政治版图上的地位。他一直担任民主党主席,直到2002年才卸任,2008年亦正式结束其立法会议员生涯。

李柱铭坚信,香港的未来应由港人决定,而不是受外力摆布。因此,从1990年代开始,他积极向国际社会发声,争取外界对香港民主运动的支持。他多次访问欧美各国,呼吁关注香港的自由与法治。2007年,他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敦促美国总统乔治布殊利用北京奥运前的机会,推动中国改善新闻自由、集会自由和宗教自由。这种举动让他备受亲共人士抨击,被指为“汉奸”,但他却坚持认为,真正的爱国者,应该为中国人民争取自由与权利。



坚持信念 风雨无悔
即使已经淡出政坛,李柱铭依然关注香港的民主运动。2019年,他与黎智英等人访问美国,会见美国副总统彭斯及国务卿蓬佩奥,希望国际社会关注香港的“送中条例”。同年,他因参与8月18日的民阵流水式集会,在2021年4月被裁定“组织未经批准集结”及“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的集结”罪成,被判入狱11个月、缓刑两年,经上诉后获撤销“组织未经批准集结”的定罪。2024年12月27日,香港政府刊宪撤销李柱铭的太平绅士委任。


李柱铭的一生,从一名普通教师到资深大律师,再到民主运动领袖,见证并参与了香港民主发展的重要时刻。他曾说:“如果为中国人民争取人权会被批评为‘汉奸’,那我宁愿永远做汉奸。”这句话道出了他的坚持与无悔。

如今,眼见香港的政治环境更迭,李柱铭的故事,无疑是香港追求民主与法治的历史缩影,见证见证中英就香港前途进行谈判,继而踏上民主运动的浪潮。如今,民主党的消亡意味着香港政治环境的剧变,未来,还会有另一个李柱铭吗?
本期《漂流传奇》全部内容,敬请线上收看。
——《漂流传奇》制作组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