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传奇】港前议员林卓廷:窄路上无怨无悔

人气 221

【大纪元2025年03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一山报导)在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人选择安稳,而有人选择逆流而上。林卓廷,本可在廉政公署享受高薪厚职,却毅然走上政治前线,投身民主运动。他的信念始于1989年的六四事件,年仅11岁的他,目睹电视屏幕上的枪声与血迹,从此埋下追求公义的种子。

他曾两度应征民主党助理,辗转进入政坛,成为立法会议员,从揭发贪腐黑幕,到反对威权管治,他的每一步都是对理想的坚持。然而,在2019年反送中运动后,他的人生被无数场审判与牢狱所改写,即便身陷囹圄,他仍然坚持“不认罪”,无怨无悔地走在窄路上。他的故事,不只是个人的选择,更是香港人风骨的见证。

前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林卓廷2018年资料照。(李逸/大纪元)

童年启蒙:六四埋下的信念种子

1989年,北京学生运动爆发,年仅11岁的林卓廷每天守在电视机前,看着天安门广场的新闻。6月4日,枪声响起,屏幕上的血迹震撼了这位屯门小学生。

“小六的时候就是八九六四,当时来说,每一日都看新闻……”他回忆道。这场悲剧成为他的政治启蒙,让他开始思考何谓公义。或许当时的他未曾想过,这份信念将会改变他的一生。

林卓廷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或许是“身高”,他身高1.92米(6尺4),有“高佬廷”的绰号。

中学毕业后,林卓廷考入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在那个人人趋之若鹜选读商科的年代,这个决定让邻居颇为不解:“你考得好差呀?毕业做什么呀?教社会科呀?”他笑着回应:“教书也很有意义呀。”

六四事件的影响,早已在他心中生根,推动他走上一条少人走的路。

前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林卓廷2018年资料照。(李逸/大纪元)

初入政坛:两度应征民主党助理

1999年大学毕业,其他同学忙着申请大公司管理培训生计划(Management Trainee),他却选择向民主党投递履历。他两次申请民主党议员助理一职才成功入职。

第一次面试时,他与何俊仁的智囊讨论政治哲学长达一小时,原以为胜券在握,却未获回复。面对挫折,他并未放弃,在看到第二次招聘广告后再次投递简历。三天后,负责人致电表示欣赏他的诚意,解释上次聘用了一位较有经验的人选,而现在有职位空缺。

月薪九千元,没有双粮,没有福利,比同学低三成,但他仍然热爱这份工作:“在民主党,你不会期望赚大钱。如果你期望赚大钱,对不起,你入错行。”他认为,能够直接帮助市民,见尽人生百态,已足够让他义无反顾。“当时我有一个政治理念支持自己,我不喜欢跟其他人比较,当然,有些同学发展得很好,大家的人生道路不相同而已。”

2020年9月6日,当时担任民主党议员林卓廷发起“还我选举权”签名活动,要求政府重启选举。(温迪/大纪元)

短暂离场:廉署岁月与回归政坛

2001年,林卓廷调往民主党立法会秘书处工作,其后担任主席助理一职,先后协助杨森、李永达及何俊仁处理事务。2007年,因党内人事问题,他选择辞职。几个月后,他成功加入廉政公署,担任调查主任,享受高薪稳定的生活。家人为他感到欣慰,他也曾想过在此工作到退休。

然而,2010年刘晓波获颁诺贝尔和平奖,那张在颁奖典礼上象征刘晓波的空椅,触动了他:“我看着那张空椅,便问自己,究竟我是否应该继续过着这么宽裕的生活呢?我们跟内地维权和异见人士比较,我们幸福得不得了。”

他开始思考,香港最大的问题并非贪腐,而是政治制度的缺陷与社会撕裂。2011年,在何俊仁的邀请下,他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毅然辞去廉署职位,重返民主党,担任总干事。2020年,林卓廷当选民主党副主席。

民主党2020年12月6日召开周年会员大会,罗健熙(中)当选主席,林卓廷(左)及梁翊婷(右)当选副主席。(唐碧琦/大纪元)

走上街头:议会内外的抗争

2015年,林卓廷当选上水石湖墟区议员,2016年接替刘慧卿,成功当选新界东立法会议员。他积极反对高铁一地两检、修改议事规则等议题,走在抗争最前线。

2018年6月13日,立法会在建制派占多数的情况下,强行二读通过“一地两检”条例草案,期间林卓廷等5位民主派议员被驱逐离场。(蔡雯文/大纪元)

他发起“全港业主反贪腐反围标大联盟”,调查围标黑幕,并推动“天下为公”众筹计划,追查梁振英收取UGL五千万港元事件:“我们今次行动不止在香港,我强调无论在英国、澳洲或者世界各地,如果我们有需要有资料,可以帮助我们追查这次UGL梁振英案的话,我们都会去,我们都是寻求一个公义。”

立法会议员尹兆坚(左起)、林卓廷及郭家麒发起全港联署,抗议梁振英打压言论及新闻自由,摄于2018年9月4日。(蔡雯文/大纪元)

这份坚持与刚正,令人敬佩。然而,2019年,反送中运动爆发,他的人生从此改写。

林卓廷(左)出席2021年1月的网台节目《议会内外》,与刘慧卿合影。(余钢/大纪元)

黑白颠倒的命运转折:元朗7.21被打与被囚

2019年7月21日,白衣人持棍袭击市民,担任议员的林卓廷接报后赶往元朗站,直播现场,试图帮助制止暴力继续发生。他反被围殴,嘴角需缝18针,手臂骨裂,血流披面。在出庭作供时,法官问他为何不离开现场,他回答:“我点可以喺佢哋危难之中自己走咗去呢?”(我怎么可以在他们危难之中,自己离场呢?)

前立法会议员林卓廷经历了元朗7.21事件,“原告”变“被告”。(温迪/大纪元)
2020年12月1日,香港电台编导蔡玉玲早前因查阅车牌被警方以不正当使用资料被捕,引起业界哗然及公众的关注。林卓廷(中)联同何俊仁律师及反围标大联盟发言人庄荣辉在民主党总部举行记者会讲述事件。(宋碧龙/大纪元)
2021年2月21日,白衣人被控暴动案开审,民主党庄荣辉(右)在认人手续认出7.21案件的2名凶徒,被警方形容为“非常重要证人”,但没有被安排上庭作证。(宋碧龙/大纪元)

但出人意料的是,被围殴的他其后竟成为被告,在事件发生了13个月后反被香港警方逮捕并被控暴乱罪和煽动暴力。他坚持己见,拒绝认罪,但审讯后被裁定罪成,于2025年被判处37个月监禁。这样的结局令人始料不及。

2020年,他参与民主派初选,不久后于2021年被捕,控以“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他同样拒绝认罪,最终于2024年被判囚6年9个月。连同7.21案的刑期,他的监禁时间可能超过10年。

面对这些困境,他从未退缩:“当时我有一个政治理念支持自己,我不喜欢跟其他人比较⋯⋯当然,有些同学发展得很好,大家的人生道路不相同而已。”

2021年6月1日,林卓廷被惩教人员押送上囚车。(宋碧龙/大纪元)

狱中岁月:无怨无悔的窄路人生

2025年1月,已在赤柱监狱服刑近4年的林卓廷写信说:“这些年我经历过数不清的拘捕、检控、审讯和判刑,我深明过往自以为‘是’的,今天已成‘非’,更是罪,令我一直被囚,自由无期。对此,我无怨、无悔。只是令教我育我的双亲伤痛,让我愧疚。”

他说,自己“不懂独善其身”,心中有责任。即使知道自由无期,也绝不后悔。他引用苏轼的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以此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悟。

2021年1月5日,林卓廷在庭外偕民主党党友,手持“7.21原告变被告”“警黑无罪 伤者暴动”纸牌。(宋碧龙/大纪元)

窄路何去何从?

从六四启蒙,到放弃廉署厚职,从议会抗争到反送中走上街头,林卓廷的人生充满转折。元朗7.21被殴变被告,初选案判囚,他以“不认罪”与“无悔”,展现了香港人的骨气。

他说:“我选择了一条窄路。”

这条窄路未必平坦,但他的信念,已在香港人的记忆里留下深刻烙印。#

2021年4月5日,声援林卓廷团队在铜锣湾摆设街站,展示有“声援林卓廷 心意传家属”的横额,收集市民手写的心意卡,许多市民响应声援。(宋碧龙/大纪元)

 

 

从渔村到大都会,香港隐藏着杰出人才。有人说香港是冒险家的天堂,也是智慧与勤奋者的港湾。香港人的文明、勇气和骨气,在关键时刻,表现了极大的宽容与爱心。“香港人”已经代表了一种精神,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继续发光发热。也有一个个与香港结缘的特别人物,为香港的文化和精神增添色彩。且看全新节目《漂流传奇》,走近一个个当下的大人物、小人物,分享他们的人生传奇。

本期《漂流传奇》全部内容,敬请线上收看。

——《漂流传奇》制作组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漂流传奇】邵家臻:“非常社工”的一生
【漂流传奇】李柱铭:跨越世纪逆权一生
【漂流传奇】关注边缘人 导演翁子光的电影奇缘
【漂流传奇】英年早逝方大同 重温传奇音乐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