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看到的“白水木”大多种在盆栽里,无论是民宅或商店,都以树雕的样子呈现。各家大展身手,造型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个个异彩纷呈、别具风情。
首次遇见自由生长的“白水木”是在夏日的海边。阳光下,它们枝叶繁茂缓缓的随风摇曳,绿荫如盖、郁郁葱葱,且风姿绰约、独具韵味。于是,我也在庭院一隅种了一株,打算任其无拘无束、洒脱自在的发展。谁知,一阵子过后,即察觉事态不妙——“白水木”肆无忌惮的逾“矩”了,严重威胁到了“左邻右舍”的生存空间。
它的枝枒强势入侵了“宜梧”的地盘,有两枝树干越界占据了“垂茉莉”的领空,毗邻的“变叶木”也遭受滋扰,最委屈的是低矮的“金桔”,有如被压制的小可怜,无力反抗又动弹不得。原来,为居家的“白水木”塑型是必要的,它得有一个“矩”,藉以更好的约束、管控,否则,容易失之于任性、妄为而造成他人的困扰!
“白水木”如此,人岂不相似?不逾“矩”,“矩”者,正方之器,法则也。这是在提醒我们:与人相处,无论亲疏、尊卑,都应该不逾“矩”。这个“矩”,主要是指分寸感、界限感。有分寸感的人,懂得自我克制;有界限感的人,懂得适可而止。缺乏分寸感、界限感,很可能会自伤伤人。
不逾“矩”,对自己来说,这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修养。以“矩”来自持、自律,规范本身的言谈举止,谨守人际往来中基本的礼仪。不逾“矩”,于他人而言,这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尊重。它蕴含友善与包容,让人与人之间平和的交流、互动,这也是建立良好社交关系不可或缺的品格。
孔子自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能做到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又不超出规矩,这并非易事。这里特别要关注“欲”,无度的“欲”必然逾“矩”;反之,“矩”内的“欲”方可不逾越、不冒犯。因此,有“矩”来规范,从心所欲才不会招致祸害或灾难。
近来,院子里的“白水木”被棉绳轻轻的圈住,在自己的空间内生趣盎然、欣欣向荣。它那收敛、节制的姿态,显得更加温柔敦厚,正与伙伴们和谐的在烂漫的春光里翩翩起舞!@
责任编辑: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