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集团锁定银发族 5点实用建议保持警觉

作者:康哲伟(曾担任知名职场杂志副总编、财经管理杂志副主编)

人气 453

编者按:诈骗猖獗的时代,银发族是诈骗集团锁定的对象。本文提供几个实用的建议,教读者如何洞悉诈骗者惯用伎俩,以及在台湾地区,如何善用政府资源进行反诈骗,避免遭受财产损失。

一、提醒长辈注意诈骗常见关键词,随时保持警觉:

(台湾)警务单位分析诈骗集团的手法及用词,统计出常见的关键字句,例如“监管账户”是假检警最爱用来恫吓受害者的关键词;“健保卡被盗用”则是假医疗最常用的关键字;线上购物资料被盗,诈骗集团会以“解除分期付款”的说法,指系统设定错误,要求长辈前往操作ATM汇款。

因此,(在台湾)不妨提醒长辈,当接获来电显示开头带“+”号、“+2”、“+886”等号码,以及电话中如听到以上关键字词时,请立即挂断,或拨打一六五、一一○或向当地派出所查证。 

二、长辈使用LINE勿随意点选连结及进行账号验证:

(在台湾)许多长辈喜欢加入LINE群组,转发贴文、互通有无,诈骗集团也看准这点,透过“二类连结”盗取账号。

第一类连结,通常会利用新闻时事的名义,制作各种假网站,透过LINE聊天室或脸书传讯息,诱骗长辈点选至假网页上填个资,填完后账号就会马上被盗走。

第二类连结则会要求长辈开启“移动账号设定”,只要打开设定,等于将账号直接送给诈骗集团,除了导致自己的账号无法使用,还会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遭诈骗集团冒名向亲友借款。

因此,平日除了要注意LINE账号密码不外流,代收简讯认证码不回应;若接到亲友传LINE借钱或要求代购游戏点数,千万别急着义气相挺,务必直接致电本人查证是否确有借钱情事,并拨打反诈骗咨询专线一六五查询。

若LINE账号遭盗用时,可至LINE软体中“其他↓设定↓我的账号”,取消勾选允许自其他装置登入,并变更密码。 

如密码已遭歹徒变更,可至LINE公司网站(https://contact.line.me/)填写“问题反应表”,经确认该账号遭盗用,LINE公司会于二十四小时内与用户联系,并视个案情况协助用户处理。 

三、从手机及市话端阻绝:

为避免长辈接到诈骗电话,在手机部分,可以协助其下载反诈骗、骚扰来电辨识的手机App,一旦来电被系统视为骚扰或诈骗电话即可拒接;家中市话,则可挑选能目视来电号码的液晶显示电话,并将长辈常用电话号码预设于话机中,协助长辈辨认来路不明的电话。 

另对于网路、手机上无法判断真伪的网站及讯息,(在台湾)可下载警政服务App,善用其“可疑讯息分析”功能,透过截图方式上传给一六五专线人员,协助辨认是否为诈骗讯息或假投资网站,阻绝接触诈骗集团的机会。

四、至银行、地政事务所、法院设定通报及防护机制:

(台湾)在银行或地政事务所临柜部分,因遭遇金融诈骗事件已有经验,多设有关怀及提醒通报机制,可请求其以长辈身份证号注记控管,并于相关外汇交易画面提醒警示,一旦长辈汇款时,须通知紧急联络人确认,做好财务安全预防。

若长辈的认知、精神上有障碍,生活仍有自理能力,如轻度智能障碍、轻度失智,则可向法院声请辅助或监护宣告,藉由法律保障其财务安全。

另在转账部分,为降低误遭诈骗时转账的损失额度,可协助长辈将银行账户每日转账或提领金额设定上限,减少大笔金额的转出,并设定即时简讯或电子邮件通知紧急联络人。 

五、常常报平安,了解长辈财务状况:

即使猜猜我是谁、假绑架、假检警的电话诈骗已经老掉牙,迄今仍常有长辈上当。这些老哏之所以能一用再用,无非抓住长辈对家人行踪不了解及对自己存款的不安全感。

因此,家人间养成平日互相关怀的习惯,熟悉彼此工作模式及紧急联络的管道,借此降低焦虑感,避免冲动行事,也可分享一些常见的诈骗新闻、话术,让长辈提高警觉,若有需要可协助长辈列出财产清册并进行财务规划。◇

(网站专文)

(本文摘编自《当爸妈过了65岁:你一定要知道的医疗、长照、财务、法律知识【全新增修版】》,先觉出版社授权提供 / 大纪元整理刊载)

责任编辑:曾臻

书封。(先觉出版社提供)

推荐阅读

●照护长者除了吃和睡 还要回应其内心需求(上)
●照护长者除了吃和睡 还要回应其内心需求(下)
●年长者应提早让家人知道 自己想如何过晚年生活

相关新闻
照顾长辈晚年 更需了解个性与心态(上)
照顾长辈晚年更需了解个性与心态(下)
长辈失智后心中真正想要的 是家人对他的爱
长期照顾失智长辈 手足同心相互体谅是上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