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宁海钟、骆亚报导)中国大陆许多产业,每每在当局催动“大跃进”之后造成恶性竞争,导致产业凋零。今年中共“两会”上,当局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但官方同时放风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人工智能(AI)等产业,国内一窝蜂上马的热潮随即再度涌动。
专家表示,北京当局宣称整治“内卷式”竞争,是一种政治姿态,等于承认当前经济模式不可持续,于是用另一只更加闲不住的手,去压住之前那只闲不住的手,陷入一种逻辑上的混乱。官方推动组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举国行动,或像大规模搞芯片一样,最后落得一地鸡毛。
当局称整治内卷 专家:等于承认当前经济模式不可持续
今年中共“两会”(政协和人大会议)期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大陆媒体多指向产业界的内卷。近日作为人大代表参加两会的多个民企老板批评,国内无序的竞争具有破坏性,“内卷”会带来毛利下降,企业经营不堪重负,甚至极大亏损,等等。
近年中国各行各业都存在严重“内卷”。比如,中国光伏产业2024年的出口额同比下降33.9%,企业亏损扩大,行业陷入国内国外“两头卷”的局面。
在中国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知名的“独角兽”企业纵目科技,上月传出爆雷消息。而在去年习近平就独角兽企业减少发话之后,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还曾亲自到访纵目科技,中共央视后来也对这家企业进行报导。
中国产业界内卷,似乎是官方催动的结果。据中国经营网分析,在当局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国内自动驾驶行业近些年来迅猛发展。而扎堆上市的背后,自动驾驶企业均面临亏损难题。一位业界人士说,自动驾驶行业资金消耗巨大,在中国经历了接近10年的持续火热和大量资本投入及推动,但产业链当前并不成熟,而且非常不健康,陷入恶性循环。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对大纪元表示,现在中共当局声称要整治内卷式竞争,等于已经承认了当前的经济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也反映出北京对于经济控制能力的焦虑。
“我们看到光伏产业陷入了价格战和产能过剩的恶性竞争,企业的目标已经不是市场,而是把(国内)对手打趴下。这种内卷不是自发形成的,是与中共高层多年以来,或者说由毛泽东年代到现在都没有改变的一种策略,即所谓的多快好省、大干快上,一窝蜂的政策有关,就是‘大跃进’这种模式的结果。”
黄大卫说,靠拍脑袋,不按市场规律的,以领导的意志来推动产业,最后肯定是过度竞争,导致大量资源浪费,与当局原来鼓吹的所谓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越行越远。现在管理层不得不出手去收拾残局。
黄大卫表示,北京当局现在声称要整治,主要还是做政治姿态,向企业和并没有选票的民众展示政府会有所作为。
“由于政府过多干预经济的手闲不住,现在又用另一只更加闲不住的手,去压住之前那只闲不住的手,形成一种逻辑上的混乱和悖论:想维持产业,由党主导,但很难摆脱经济规律,它又想打破经济规律,但是不断受到经济规律打脸,它又想去改变它的困境。”
北京推万亿基金投入AI产业 国内再现“一哄而上”
在DeepSeek及人形机器人火爆网络之后,中共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近日在两会记者会上称,将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该基金将聚焦人工智能(AI)、量子科技等。
另外,中共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王国仁呼吁,地方层面可以考虑成立人工智能赋能相关产业推进基金。
中国多地正在部署人工智能产业推进计划。据陆媒报导,广州市正在成立产业办公室,推动“人工智能(AI)+”行业应用在广州落地,通过鼓励应用示范带动AI技术产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

在北京,市教委提出,自今秋学期起,全市中小学将开设AI通识课程,每学年不少于8课。近日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相继宣布今年将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北京青年报》称,这些高校的扩招生源大多将投入到人工智能及相关学科专业中去。
中共官方报导,“两会”期间,众多企业界人士在投入人工智能产业方面磨拳擦掌。
然而,在举国体制下,中共之前搞的芯片大基金已经是一地鸡毛。
在美国对中国芯片和人工智能(AI)产业技术管控升级的背景下,中共去年上半年设立了史上最大的半导体投资基金——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达3440亿元。
此前,中共国家大基金一期在2014年成立,注册资本为1387亿元;二期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为2040亿元。但大基金一期、二期总经理丁文武于2022年7月30日落马。在2022年7月至9月大基金内部的反腐风暴中,陆续有7名高管被查,包括华芯投资总裁、国家开发银行国开发展基金管理部原副主任路军,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松涛等人。
2022年7月25日晚间,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落马。国家大基金成立后首个大规模投资是向紫光集团旗下的晶元业务投资100亿元,占大基金一期的近10%。但2020年11月开始,紫光集团便爆出债务违约。
黄大卫对大纪元表示,这次北京当局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于把那些本来可以解决企业资金困难的资金,又投放给一些既得利益集团,最后浪费掉,就像之前大规模搞芯片一样,最后许多打了水漂。
他说,主要是北京中央集权式的决策方式,动不动大手笔组建一万亿的国家创业资金。这种所谓宏大叙事,跟之前的“中国制造2025”、什么大国重器、大国崛起的说法一模一样,大量盲目投入,又没有第三方有效监管,虽然可能有某些小量的科技进步,但很难有真正的竞争力。
党媒吁去一去“追星式创新虚火” 分析:党管经济无法解决问题
中共党媒人民网3月9日也发表评论,直指当下人工智能(AI)大热,一些地方就兴致高涨,招商引资非AI不谈,折射出急于开花结果的创新焦虑,“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关口,有必要去一去这股‘追星式创新’的虚火”。
文章举例称,元宇宙概念刚刚兴起时,个别中等城市一时之间就建了多个元宇宙产业园,如今成为“数字鬼城”的不在少数。
黄大卫对大纪元表示,靠官方行政手段去限制所谓的“创新虚火”本身也是不可行的。既然是创新,肯定是要开放的,中共如果严加监管,处处设限,就无法创新,这是中共目前制度性局限的关键问题。
大陆资本市场资深人士徐真也对大纪元表示,党管经济体制解决不了所谓“追星式创新虚火”问题。
他说,“中共的特点就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各地都上马搞AI项目,结果就产能过剩,无序竞争,一地鸡毛。最重要的是没有原创技术,大都是剽窃他人的,这方面中共倒是强项。”◇
责任编辑: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