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01日讯】(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Jeffrey A. Tucker撰文/信宇编译)作为数字信息和商业力量的最初倡导力量之一,过去几年的互联网趋势是毁灭性的。互联网被整合、审查和宣传。搜索工具原本可以让人们获得大量闻所未闻的真相,如今却成了精英们操纵公众思想的玩物。
与此同时,“智能”技术的愚蠢模式开始主宰我们的生活。电视机、冰箱、恒温器、楼宇安防,甚至电灯开关,无一幸免。当我买了一个新灯泡,需要下载一个应用程序来改变亮度时,我才意识到这一切的荒谬之处。调光开关发明于大约65年前,比这个愚蠢的东西好用多了。
除此之外,数字时代的背景音乐变成了无处不在的数字蜂鸣声和其它奇怪的声音。就连我自己的洗碗机在烘干时也会莫名其妙地发出九声响亮的“哔哔”声,就好像我需要一个电器对我尖叫,以免我可能随时都在想着别的事情而分神。
每个人都对此感到厌烦,以至于我认识的一个公寓单元的业主正在努力修复大楼里的对讲系统,这套系统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完全可以使用了,只是在使用过程中坏了。他希望系统能恢复原样,以取代所有其它不切实际的数字技术。问题是,他找不到懂得如何修复的人!
曾经开源开放的网站变成了权贵们向我们传递信息的传送系统。维基百科(Wikipedia)显然完全不可靠。每一个关于任何事情的条目,哪怕是稍有争议的,都开始屏蔽任何与得到批准的信息相悖的内容。
不仅仅是谷歌(Google)和维基百科存在这些问题。美国知名记者马特‧塔伊比(Matt Taibbi)说得没错。在某一时刻,整个互联网变成了“知识的绊脚石”。
本世纪初的许多美好承诺如今都成了废墟。例如,社交媒体就是如此,它曾承诺提供新形式的社区和社会联系。事实证明,怀疑者是正确的。脸书(Facebook)上的朋友并不是真正的朋友,旨在展示你最美好生活的平台变成了悲伤和嫉妒的温床。一旦新闻价值消失,它们就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者,耗尽了人们的工作时间。
然后是数据收集、隐私不安全、个人习惯商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数字市场上被广泛讨论,最终被出售给政府及其承包商。据我所知,这是一场25年前无人预料到的灾难。现在看来,这是显而易见的:市场把我们的生活变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而政府则利用信息系统作为加强控制的手段。
我记得在本世纪初,我曾与人就此进行过公开辩论。我的对手警告称,有些事情正在出错,而我却莫名其妙地确信,科技企业家的自由主义精神会保护我们。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我的对手是对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机器开始控制我们,而不是我们成为机器的主人。最近,我在一次中途停留的航班上发现了这一点,当时他们不让我登机,因为不知何故,在值机系统显示屏上,有人没有按下正确的按钮。大家都知道我买的是付费机票,座位上也有我的名字,但机器却一直在闪一些愚蠢的东西。值班人员对此无能为力,我不得不错过这趟航班,在当地多待了一天,第二天再订另一个航班。
我们看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禁要问这一切是否值得。我们现在真的比15年前甚至5年前更好吗?似乎并非如此。我们需要对一切进行重大反思。塔伊比更进一步,直截了当地说:互联网需要被摧毁,然后彻底重建。对此我举双手赞成。
不过,我想提出的是,人工智能(AI)本身可能就是部分解决方案。迄今为止,在这些大型语言模型中,存在一个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市场。拜登政府执政时期的最初迭代是痛苦的觉醒,显然产生了错误的答案。然而后来市场升温,这种情况也就结束了。
X社交平台刚刚发布了可下载应用程序的聊天机器人Grok AI模型,其第三版比六个月前首次发布的版本要好得多。这确实是一个奇迹,不仅是解释,还有引用。在回答用户的问题时,它所提供的一切信息都有源头材料的支持,可以带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原始资料既平衡又广泛,用户可以自行决定其可信度。内置的图形服务可以根据正确的提示创建出美轮美奂的图片。
自从Grok 1问世以来,我发现它是所有搜索引擎的理想替代品。现在,我觉得自己完全摆脱了这些引擎的桎梏。这一个应用程序是通往信息来源的重要门户。目前,我对这条新路充满信心,因为这个行业是非营利性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开源的,而且竞争激烈。
不过,我已经吃过一次亏,不会再重蹈覆辙,把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奉为通往乌托邦未来的必经之路。正如任何真正的专家都会告诉我们的那样,智能机器人仍然会犯很多错误,这些错误必须由人类智慧来纠正。我为未来的学生感到悲哀,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再需要知道或理解任何事情,因为人工智能会为他们做这一切。
作为有担当的成年人,我们有责任让年轻人明白,真正的书本、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问以及通过努力而产生的深邃智慧,这些是无法替代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不是通过点击几秒钟就能从应用程序中获得的。这些工具可以作为学习更多知识的捷径、提醒和提示,但它们永远无法替代我们自己通过深入学习获得的知识。我这么说是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整整一代人将会被诱骗,去相信一套完全相反的东西。
那么,我为什么要为人工智能感到高兴呢?因为它最终会摧毁技术垄断集团,导致搜索引擎被废弃,毁掉数百万完全靠向用户投放广告为生的垃圾网络杂志的商业模式。这是在对一个糟糕系统进行拆除,非常值得欢迎,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的朋友马克‧昌吉子(Mark Changizi)指出:“大型语言模型和预测系统不会从零开始产生智慧。它们处理并重组人类思维的累积输出。……人工智能不是思考,而是混搭。它不会产生新的想法,而是以通常令人信服但从根本上说是衍生的方式重新组合过去的想法。如果它有优点的话,那么这种优点不是来自神经网络的架构,而是来自它所训练的人类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这就提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人工智能使用的基础数据受到破坏,质量下降,那么人工智能产生的结果也会受到破坏,质量下降,而且会越来越严重。我们越笨,人工智能就会越笨。昌吉子认为,这是因为人工智能“是一面镜子——它反射出人类思想的集体洞察力,这些洞察力是通过几个世纪的公开讨论提炼出来的。如果我们允许产生这些知识的机制萎缩,那么再高的计算效率也无法拯救我们。智能背后的智慧将丧失殆尽。”
我们不能重蹈20年前的覆辙,以为新技术能够拯救我们。新技术不会拯救我们。文明必须自救。技术提供了提高效率的工具,但没有也永远不会提供洞察力、创造力、美德和智慧等。无论我们下载什么应用程序,我们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以创造并保持文明生活的高尚和美好。
作者简介:
杰弗里‧塔克(Jeffrey A. Tucker)是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Austin)的布朗斯通研究所(Brownstone Institute)的创始人兼总裁。他在学术界和大众媒体上发表了数千篇文章,并以五种语言出版了10本书,最新著作是《自由抑或封锁》(Liberty or Lockdown, 2020)。他也是《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文集》(The Best of Ludwig von Mises, 2019)一书的编辑。他还定期为《大纪元时报》撰写经济学专栏,就经济、技术、社会哲学和文化等主题广泛发声。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原文:The Internet Faces Upheaval Again 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立场。
责任编辑: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