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十二文(6)

看《龙文鞭影》学典故:张巡军令 陈琳檄文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陈琳在官渡之战前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后来他归顺后,曹操爱惜他的才华而不再追究。图为周曰校插图版《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破袁绍。(公有领域)
【字号】    
   标签: tags: , ,

【原文】

zhāng xún jūn lìng ,chén lín xí wén。

张巡军令,陈琳檄文。

ㄓㄤㄒㄩㄣˊㄐㄩㄣㄌㄧㄥˋ,ㄔㄣˊㄌㄧㄣˊㄒㄧˊㄨㄣˊ。

张巡军令,陈琳檄文。

【注释】

(1)张巡:唐代蒲州河东(今属山西)人。安禄山叛变时,与许远坚守睢阳,阻止叛贼向江南进攻,城破殉难时四十九岁。
(2)军令:军事命令。
(3)陈琳:字孔璋,东汉广陵射阳(今属江苏)人。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4)檄文:军中文书的通称,用以声讨敌人、宣示罪状、征召等的官方文书。

【语译】

张巡带兵军纪严明,陈琳檄文文笔俊美。

【人物故事】

张巡

据《新唐书.忠义.雷万春传》,雷万春是张巡的偏将军,安禄山的部将令狐潮围攻雍丘时,雷万春站在城上与令狐潮对话,埋伏的弓箭手射中脸面六箭,雷万春依然不动。令狐潮怀疑是木刻人像,暗中打探得知实情,大为震惊,遥向张巡说:“不久前见到雷将军,已知您的军令严明了。”

陈琳

《三国志‧魏书‧陈琳传》注引《典略》记载,陈琳作官府文书,草拟成文呈给曹操。曹操先前就苦于头痛,这天头痛痼疾又发作了,卧床读着陈琳所写的文书,忽然起身说:“这治愈了我的病。”屡次给陈琳丰厚的赏赐。

【说明】

张巡待人忠厚,赏罚分明,官兵都对他心悦诚服,连敌军将领令狐潮也对他赞誉有加。安史之乱时,张巡带领部下坚守睢阳,“守一城,捍天下”,有力地阻止了叛军南下,两年后城破被俘,张巡与雷万春皆英勇就义。

唐朝发生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唐朝因此由盛而衰。图为唐人《明皇幸蜀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入蜀,唐朝从此由盛而衰。图为唐人《明皇幸蜀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身为建安七子的陈琳,文才不凡,而曹操惜才,也能既往不咎。《三国志》记载,袁绍曾让陈琳掌管文书,袁绍兵败后,陈琳归顺曹操。曹操问他:“你以前为袁绍写公文(讨伐曹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只需我一人的罪状而已,憎恶坏人止于其身,为何还怪到我的祖先呢?”陈琳认错道歉,曹操爱惜他的才华而不再追究。

——转自正见网

看更多 【龙文鞭影】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