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政府推动胶樽回收 业界关注标签及成本问题

人气 9

【大纪元2025年02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浦慧恩香港报导)政府计划修例,分四阶段推动胶樽及纸包饮品盒的生产者责任计划,首阶段目标为回收30%胶樽及10%纸包饮品盒,并计划6至8年内达至国际水平。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表示,无论是品牌官方进口还是水货,所有进口至香港售卖的饮品都须登记,并须承担回收责任。业界关注标签要求、回收机安排及潜在成本转嫁等问题,期望政府能提供更具弹性的措施,确保计划顺利落实。

谢展寰(25日)在港台节目中表示,香港每日弃置约700万个胶樽,回收计划将以市场主导模式推行,以提高弹性及降低回收成本。他强调,所有生产商及进口商,包括水货供应商,均须登记及负责回收已售出的30%饮品包装,确保计划无漏洞。

他补充,生产商可以聘用回收商协助回收,但若回收率未达标,生产商仍须承担最终责任。政府正与业界商讨罚则,谢展寰认为,罚款金额须高于回收成本,才能发挥阻吓作用,确保业界履行责任。

业界:标签要求增加中小企负担 成本或转嫁消费者

香港食品及饮品行业总会主席黄家和在该节目中表示支持修例,不过就直言,对饮品包装须加特别标签的要求感到忧虑,认为这将为中小企供应商带来挑战。他指出,部分进口商数量较少,难以负担额外标签工序,特别是人手逐一贴标签的方式,在操作上难以执行。

黄家和又提到,目前参与试验计划的大型生产商共设有120部胶樽回收机,但这些机器仅回收指定品牌的胶樽,希望未来能够扩展至不同品牌的胶樽和纸包饮品盒,以提高回收效率。此外,回收机若出现爆满问题,市民无法完成回收,将影响计划推行的成效。

被问到回收率目标与罚则时,黄家和认为,若供应商因未达标而被罚款,相关成本很可能会转嫁到消费者。不过,他相信政府会提供弹性调整,例如分阶段推行时设置过渡期,并对年销量少于10万公升的饮品供应商提供豁免机制。@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港去年录得365宗爱滋病病毒个案 连续9年下跌
港消防处及民安队等部门 将动员500人应对清明节山火
陈虹秀暴动罪成昨求情
港DSE 2025|中文科阅读卷选用大陆和台湾作家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