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地方财政吃紧 揭中共经济困局

人气 743

【大纪元2025年02月24日讯】(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Milton Ezrati撰文/信宇编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迹象再次表明,中共财政正陷入严重的困境。地方政府似乎已经变得非常拮据,他们不得不交换国家持续的房地产危机中留下的未完工和未售出的商品房,来支付各种账单。

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又回到了第三世界经济体通常采用的原始经济模式。这说明中共经济已经堕落到何种地步,也说明中共政权需要做多少努力才能重新走上可接受的发展道路。

事实上这些问题的根源相当简单明了,本专栏的忠实读者应该不会陌生。中共各级政府多年来过度推动住宅房地产开发,埋下了这个祸根。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这种重点发展的做法是恰当的。然而,在中国满足了住房需求之后,中共政府仍然长期提供宽松的融资条件,并要求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继续提供支持。

由于中共政权的政策支持,开发商可以向潜在购房者提供极具吸引力的优惠,从而推高了房产购买量。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因为土地出让收入大增而大量举债,以尽可能地营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政环境。

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在高峰时期几乎占到经济总量的25%。由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用于房地产开发的资金很少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中共经济问题的严重性。

2019年,当北京的规划者们开始意识到住宅开发已经变得如此过度时,他们突然取消了之前的支持政策。由于他们对这个政策变化几乎没有发出任何警告,导致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地方政府都没有时间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受到损害的是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开始遭遇倒闭的命运。2021年,中国大型房地产开发商恒大(Evergrande)宣布,该企业无法履行相当于约3,000亿美元的债务,这是灾难即将来临的第一个迹象。随后,又有多家房地产企业相继倒闭。

毫无疑问,房地产建筑活动变得停滞不前,消费者购房的速度也跟着放慢了脚步。金融系统也因大量债务未能偿还而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开发商倒闭的同时,向房地产开发商预购房屋的中国家庭也无法完成付款,并拒绝履行按揭义务。而对于这些金融压力,中共政权拒绝施行缓解政策,因此情况只能变得更糟。

随着这些问题的恶化,现在无法从土地出让中获得大部分现金流的地方政府发现,自己无力偿还在经济繁荣时期欠下的债务,也无法履行对民众的公民义务。不仅贷款人被要求等待,地方政府还拖欠各种服务承包商的款项,包括公用事业、垃圾收集、街道清洁和维修。在某些情况下,形势的严峻程度已经渗透到公务员队伍,教师、医务人员、警察和消防员等群体连领工资都成问题了。

在没有现金支付账单的情况下,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只好求助于他们唯一可以支付账单的东西:未完工和无人居住的商品房。在此仅举三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所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用大约260套尚未完工的商品房,向新疆东方环宇燃气公司支付了相当于2,500万美元的未付燃气费,该房地产项目原计划是一个豪华住宅开发项目。

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Urban Architecture Design)以115套商品房抵偿了约1,000万美元的欠款。

贵州省的德江、玉屏和思南等地的公安部门通过转让一家已倒闭的房地产开发商的商品房,解决了一家软件开发商约1,000万美元的欠款。

这些人的想像力值得称赞。不过,他们采取的经济手段实际上就是以物易物,从中外界应该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问题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中共政权本可以在刚出现房地产企业倒闭迹象时迅速采取行动,从而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然而直到2023年底,即恒大倒闭整整两年之后,当局才开始采取一些行动。

此后,他们所做的一切对挽回颓势的作用微乎其微;而在此期间,危机已经积累了太长的时间,随时可能爆发。

作者简介:

米尔顿·埃兹拉蒂(Milton Ezrati)是纽约州立大学(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简称SUNY)布法罗分校人力资本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杂志的特约编辑,亦是总部位于纽约的知名传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经济学家。在入职Vested之前,他曾担任Lord, Abbett & Co.等公司的首席市场策略师和经济学家。他还经常为总部位于纽约的《城市杂志》(City Journal)撰写文章,并定期为《福布斯》(Forbes)撰写博客。他的最新著作是《即将到来的三十年:未来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统计学和我们的生活方式》(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 2014)。

原文: More Signs of China’s Decline。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立场。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名家专栏】中共经济再平衡之路愈发艰难
【名家专栏】通胀通缩齐袭 揭中共经济困境
【名家专栏】中国债券反弹 揭中共经济窘境
【名家专栏】中共经济失策令形势雪上加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